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政务 >> 理论调研 >> 新闻详情

关于加快巧家县肉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7-03-28 17:42编辑:

◇杨文超

巧家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优势产业,没有畜牧业的大发展,要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高寒山区农民的收入很难实现。因此,发展畜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肉羊养殖是我县农村经济和畜牧产业的一大支柱,也是高寒贫瘠山区产业扶贫的重要选择和突破口。为加快全县肉羊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进全县产业扶贫,特别是高寒山区扶贫攻坚进程,巧家县农业局高度重视,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调研组,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开展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结合全县肉羊养殖实际及未来发展潜力、前景等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于后:

一、全县肉羊养殖现状

(一)基本概况。养羊业一直是我县农民传统的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全县16个乡镇除金塘镇、蒙姑镇无绵羊养殖外均有山绵羊广泛分布。据统计,2016年全县期末存栏羊190935只,其中山羊116733只,绵羊74202只;其中,能繁母羊96051只(山羊63330只,绵羊32721只);当年产仔81319只(山羊55778只,绵羊25541只),出栏羊145620只,其中山羊97882只,绵羊47738只,出栏率80%;羊肉产量3495吨,产值12651万元。全县养羊存栏超过万只的乡镇有7个,分别是药山、老店、崇溪、白鹤滩、小河、马树、大寨镇;出栏超过万只的有5个乡镇,分别是药山、老店、崇溪、白鹤滩、马树镇。

1.养殖构成及特点。从群众养殖构成上看,全县共有养羊户13389户,其中:年出栏20-29只养殖户4210户,年出栏30-99只养殖户1012户,年出栏100-499只养殖户48户,年出栏500-999只养殖户8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5户,大户出栏羊119088只。从群众养殖习惯上看,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群众以厩养山羊为主,户均饲养量较少;在海拔1000-1800米左右的二半山区,群众饲养山羊以放牧为主,基本上利用草原、森林、灌木林等作为饲料基础,是全县肉用羊的绝对支撑;在海拔1800米以上山区,群众以饲养云南半细毛羊为主,是全县绵羊的核心群所在地。群众饲养山羊周期一般为6-8个月,纯放牧的可达10个月以上;肉毛兼用型的绵羊饲养周期则依据群众对产品的需要和市场价格决定,一般为8个月以上。在低海拔区,群众舍饲厩养的山羊饲养周期较短,一般为4-6个月,普遍都以成品颗粒料进行短期快速育肥后即上市出售,养殖收益相对较高。从羊的品种构成上看,绵羊除极少数本地土羊之外属肉毛兼用型的国家级48-50支纱的云南半细毛羊;山羊主要是本地黄、黑山羊,县级曾引进过少量的南江黄羊、努比羊、波尔山羊等新品种,但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仅少数乡镇有部分存在;品种改良方面,云南半细毛羊继续按照既定的保种选育提高路线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山羊选育及改良主要由群众自主推广,由于没有财力支持无法开展。

2.政策扶持情况。我县从“十二五”起就出台了鼓励发展肉羊的政策,县级财政对年出栏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户)修建畜厩给予30-50元/平方米的补助;同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入户技术指导、免费提供疫苗、土地优惠等政策,至2016年羊圈补助标准已提高到200元/平方米。2016年,县级财政投入扶持资金20万元,新建肉羊养殖场10个,完成厩舍建设1198平方米,购置基础母羊408只,存栏羊987只,出栏肉羊303只。

3.草原建设情况。巧家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飞播、模拟飞播、以工代赈、扶贫攻坚、科技扶贫种草养殖畜、退牧还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岩溶草地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近5年以来,在全县16个乡镇实施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建设,完成多年生人工草地更新32.29万亩,保有人工草地面积41.49万亩;年均实施一年生牧草种植7.2万亩;在药山、大红山、赖石山、大岩洞四个万亩连片草原区域药山、崇溪、老店镇实施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建设,完成人工种草1.85万亩,牛圈5317平方米,羊圈9684平方米,储草棚5026平方米;在新店、老店等13个乡镇实施退耕还草2万亩,使我县草原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4.产品销售及市场价格。据测算,全县出栏肉羊14.56万只,群众自食及本地市场销售的仅3.64万只,约占25%,其余10.92万只均以活羊出售。全县没有从事羊肉加工销售的企业或实体,在肉羊全产业链中只有养殖端,食品端、消费端缺乏;从近几年羊价格来看,一直相对保持稳定并逐年小幅上涨。至目前,活羊市场均价山羊30元/千克,绵羊22元/千克;羊肉均价60-65元/千克;从未来需求、发展、预期来看,肉羊及其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空间较大,发展前景广阔。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近年来,中央、省财政对畜牧业的投入虽逐年增加,但资金总量仍然偏少;县内金融服务网点分布较少,对农户的贷款额度小、周期短、门槛高;县乡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应有的设施和设备,难以发挥应有的技术支撑作用,特别是在畜牧业加速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过程中的区域化布局不足,服务能力和水平偏低。

2.产业化发展滞后。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缺乏从养殖技术、品种推广到品牌认证的产业化运营组织,缺乏畜产品初精深加工能力,多为原料型产品,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3.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是把现代实用科技物化到养殖创收过程的重要载体。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农村大批青壮年强劳力外出打工,农作物精耕细作的力度逐年减弱,不成规模的零散养殖潜力十分有限,未来发展空间将逐渐被规模化养殖取代,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将成为主要发展模式和新的增长点,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但是,我县近年来,畜牧系统受编制员额的限制,人员不足,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学习掌握先进养殖技能的途径十分有限,无法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肉羊养殖基础能力调查与分析

(一)饲草饲料基础及潜力分析。从发展肉羊养殖的潜力及空间上看,全县国土面积3245平方公里,有耕地114万亩,林地128.7万亩,各类天然草山坡285.51万亩,现已划定的基本草原并完成承包到户243.59万亩,主要类型为亚高山草甸类、温暖潮湿山地草丛类、温凉湿润山地草甸类、温暖微旱山地草丛类、暖热湿润山地草丛类、暖热半干旱山地稀树草丛类、热性草丛类和石山草丛类。据测算,全县243.59万亩草原理论载畜量为29.91万个羊单位;现保有的人工草地面积41.49万亩理论载畜量为13.04万个羊单位;种植农作物111.44万亩,粮食总产量26.1万吨,折算出秸秆产量31.83万吨,综合利用率按40%可达12.73万吨,理论载畜量为19.38万个羊单位;每年常规推广种植青绿饲料18.5万亩,按照亩产鲜草2000千克,利用率50%计,理论载畜量为5.63万个羊单位;全县理论载畜量总计达67.96万个羊单位;2016年草食牲畜实际载畜量(包括牛马羊饲养量)共折合65.41万个羊单位。理论上还有2.55万个羊单位的标准载畜量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性调控和引导,还能整合出巨大的饲养空间:一是尚有128.7万亩林地也有部分可作为发展肉羊产业的资源;二是通过调整、优化草食牲畜内部结构,降低马驴骡等存栏,提高山绵羊的饲养比例;三是加大草原投入,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更新种植,加大退耕还草力度,提高产草总量;四是加大饲草饲料科学利用培训,推广先进的饲养繁殖技术,缩短肉羊饲养周期,提高草料及农作物利用效率。

(二)区位优势。巧家县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地处云南昆明至四川西昌的核心地段,距昆明257公里,距西昌160公里,是出川入滇、入滇出川的必经通道,地处白鹤滩巨型水电站及牛栏江流域水电站梯级开发项目核心区域,巧蒙公路、巧威公路、通乡油路,特别是格巧高速路的贯通,巧家作为昆明市的郊区,已融入全市、省乃至全国的大市场,区位优势将快速推动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工业化程度较低,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牧草丰茂,自然生长状况极佳,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具备生产高产、优质肉羊的最佳条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之近几年国家大力实施人工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草地资源量较大;而且,也是国家肉毛兼用型优质特色云南半细毛羊的原产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其肉、毛系列产品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推进巧家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级对农业尤其是畜牧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立足巧家优势,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进肉羊产业发展非常关键。积极宣传肉羊养殖业发展面临的大好形势和我县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积极推广典型经验,切实增强农户发展肉羊养殖业的信心;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加大对肉羊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肉羊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切实落实肉羊生产用水用电用地扶持政策。

(二)创新肉羊发展模式,推进肉羊标准化养殖。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做大做强肉羊产业基地最主要的举措之一,也是实现养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全县实施“小户建成大户、大户带动小户”基地建设战略,采取草原林地土地流转、转让、租赁、合伙、入股等形式,实施一系列整村规模的肉羊养殖农场(或家庭农场)、合作社、肉羊养殖小区等发展模式,指导、引导农户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内部结构,大力扶持肉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目标。具体措施方面,可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划定区域,扶持建立一批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小区内规划一批户均存栏20-49只、50-99只、100-199只、200只以上的四个大类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户),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无偿或有偿财政支持与贴息贷款扶持;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具备一定规模和条件时,还可向肉羊养殖社区方向推进。

(三)引进加工龙头企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产业化是养羊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推进这项工作:一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建立和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二是强化“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意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肉羊产业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使龙头企业成为连接市场的纽带,连接生产者的桥梁,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促进产业发展。即以肉羊养殖农户形成基地,企业以基地作为第一生产车间,直接与养殖户形成利益链条,直接参与指导农户抓好肉羊生产,形成一种委托养殖模式。在整个合作过程中,企业与农户实行“四提供一回收”,即企业为农户统一提供基础畜、饲料、药品、技术等一条龙服务,按照合同价格回收农户产品,保证农户利润,农户按企业的技术与管理要求把肉羊养好。采取这种合作:一是通过发挥企业在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农村闲散土地和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自养风险,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二是通过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把产供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解决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参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三是 “公司+农户”模式解决了农户经营规模狭小、饲养技术落后与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养殖效率。四是有利于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拓宽就业渠道。

(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肉羊生产安全。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前提下,加强羊痘、羊疥癣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高防疫密度,消除防疫死角。养殖小区和大户要建立防疫明白栏,农户要建立防疫明白册。建立和完善以县、乡、村为主干,以防检疫人员为支点的疫情测报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落实防疫员报酬,充分调动防疫人员工作积性,确保各项动物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充实完善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制度,重点保证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防疫需要,提高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五)加快实用技术推广,用先进技术装备养羊业。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开发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推广养殖小区和暖棚建设技术,提高肉羊养殖基础设施的科技水平;推广以肉羊常温人工授精为重点的品种改良技术,提高肉羊良种率和生产性能;推广优质牧草栽培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扩大种草,开发资源,奠定肉羊发展的饲草料基础;推广动物保健及免疫技术,确保养羊业健康发展;推广畜产品安全技术,加强投入品管理,确保肉羊健康养殖。整合县内外科技培训资源,从圈舍建造入手、重点对群众加强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科技在肉羊生产中的贡献率。

(六)加强舆论宣传,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巧家发展肉羊产业的重大意义,尤其要向广大群众宣传种草养羊的比较优势、市场前景和效益;宣传肉羊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做法;宣传巧家鼓励兴办畜牧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宣传种草养羊中实用性强、见效快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使肉羊养殖工程家喻户晓,努力营造党政组织重视、领导干部主抓、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全社会大办规模养殖、各层面开发肉羊产业的浓厚发展氛围。(作者系巧家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