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新闻详情

用爱灌溉,用爱育人

2024-04-23 08:17编辑:陆元华

实习记者 马丽 通讯员 余庆德 文\图

4月,走进距巧家县城25公里的巧家县特殊教育学校,林荫下的金沙奇石上,书写着火红的“爱”字;教学楼的一侧,一幅双手托起的爱心壁画,壁画是由100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写出的“爱”字组成的,寓意“百爱”校园。

熊顺萍是巧家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2012年进入该校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及多门学科的教学。她身兼数职,不仅要教授学科知识,还要照顾学生起居,安抚学生情绪……12年来,她用奉献与坚守诠释特教的爱。

4月9日,记者走进熊顺萍的教学班级,看到她面带微笑,正在以温和的语言和熟练的手语教学生唱“凑十歌”,课堂上呈现出一幅温暖的画面。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除了发育迟缓的孩子,还有听障、孤独症、多重残疾等各种问题的孩子。我们托起的不是娇艳的鲜花,而是受伤的小草。”熊顺萍说。

“熊顺萍是一位非常有耐心、有爱心、有亲和力的老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需要个别化教育。从四肢运动的大动作到手、眼等精细的小动作,熊顺萍都在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熊顺萍是我们的榜样!”教师罗先敏说道。

“我们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有孩子生病时,第一时间就把孩子送到医院治疗再联系家长,有部分家长在外地务工不能回来照管孩子,我们陪着孩子住院,直到孩子康复出院。”熊顺萍说,特殊教育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而是在点点滴滴的琐碎小事中度过。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会他们自我照顾的能力。学生刚进校时大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教师要从最基本的吃饭、上厕所、睡觉、洗澡等常识教起,正常孩子两三分钟能学会的东西,残障孩子可能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反复做才能学会。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细心和恒心,让他们感受“爱”的温暖。

特教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生活习惯都不一样,要对每一个学生建立档案。“学校有一个叫李某某的孩子饮食很特别,没有辣椒就不吃饭。家长也会带一些辣椒过来,老师每天要专门给这个孩子的碗里准备辣椒才行。”熊顺萍说。

张丹老师说:“熊顺萍是巧家县特殊学校建校就进校的,经验非常丰富,从一生一档案注重教学过程到上千遍的康复训练,她都耐心、细心,努力成为特殊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缕微光!”

“特奥足球队”是巧家县特殊教育学校做得很好的一项工作,自2017年组队至今,这支队伍多次代表云南省到重庆、武汉、福建、北京等大城市参加全国性比赛,并获得了好成绩。

在学校组建特奥足球队时,起初,有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足球队,有部分学生也不愿意参加足球队。为了发展孩子的特长,熊顺萍和同事们反反复复地做家长和学生的工作才勉强得到支持。足球训练是比较辛苦的,在训练过程中熊顺萍不停地为学生打气,用各种方式去鼓励他们,学生们才一步一步地训练成长,后来多次代表云南队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获奖。“学生们每次参加比赛取得成绩回来都很开心,都第一时间和我分享战绩,我倍感欣慰。”熊顺萍说。

从巧家县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部分学生已在治安管理、汽车美容、建筑等行业上班,自食其力,为家庭减轻了负担。黄某某是足球队的一员,毕业后在一家洗车店洗车,很认真,动作也比较熟练,学校要召回孩子去参加足球队的比赛,汽车店负责人说:“比赛后一定要回来我的店,这个孩子做事太认真了。”

回顾多年的特教工作,熊顺萍说:“在特殊教育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有苦有甜,但更多的是幸福感。特教老师,是用汗水去浇灌受伤幼苗的辛勤园丁,是孩子们成就了我充实的人生。”

图为熊顺萍教孩子手语。

文章来于《昭通日报》2024年4月23日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