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要闻 >> 新闻详情

筑牢巧家五针松保护屏障——抢救性保护巧家五针松工作侧记

2023-10-25 16:25编辑:刘荣 陆元华

“编号02原生株树高22米、胸径30厘米;编号ZMQ377繁育二代植株树高15.2米、胸径18.6厘米……原生植株及二代植株均长势良好。”日前,在巧家县玉屏街道杨家湾村樟木箐林区,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工作人员正在对巧家五针松的树高、树冠、挂果率、胸径、基径等情况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来分析它的生长情况及健康状况。监测完毕,工作人员在树干上均匀涂抹石硫合剂,预防各种病虫害。

“今年8月以来,我们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排查和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持续对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巧家五针松开展有效保护。这段时间,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进入预防有害生物交配、产卵的重要时间节点,为夯实秋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我们组织工作人员逐一排查巧家五针松长势情况,并给巧家五针松刷石硫合剂、补充营养等。”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副所长胡艳萍如是说。

巧家五针松于1990年3月首次被发现;1991年,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树木学教授李乡旺等人赶赴杨家湾进行专题调查;1992年,李乡旺教授发表论文将此树命名为五针白皮松。1999年8月,国家林业局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以“巧家五针松”为名将其确定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2年,国家将其分布区及周围1193公顷森林纳入保护区总体规划;2012年9月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个最濒危物种之一。目前,巧家五针松野外存活原生植株34株,分布于巧家县玉屏街道杨家湾村樟木箐、中寨乡付山村徐家湾。

“2023年初,我们在对巧家五针松开展日常监测时,发现巧家五针松部分原生树出现了树干开裂、树梢枯黄等现象。”据胡艳萍介绍,药山管护局后来邀请了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教授实地开展联合调研考察和现场防治指导,准确了解巧家五针松致枯原因,更好地开展巧家五针松的病虫害防治和保护工作。通过加大保护及抢救力度,最大限度延缓巧家五针松原生植株自然衰退进程。

据了解,因巧家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具有湿度低、气温高、降雨量低、干旱等气候特征,这些因素容易引起小蠹虫发生;加之巧家五针松原生树分布区域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这些因素也易受蠹害。2020年,工作人员在进行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时,发现杨家湾片区2019年枯死松树部分成活,普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松褐天牛、小蠹虫等害虫虫量在2019年的基础上已经成数倍增长,极有可能形成虫源地而导致暴发成灾,对杨家湾片区健康松树特别是极小种群物种巧家五针松形成危害,同时增加松材线虫病传入的风险。因此,药山管护局加强对松褐天牛、小蠹虫等害虫的除治,在杨家湾片区枯死松树集中分布区及其周边按100米每台的间距布设诱捕器,对该区域的松褐天牛、小蠹虫等害虫进行诱捕清除,共布设诱捕器100台,诱捕任务实施周期为2022年至2025年。

张吉贵是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员,他除了日常巡护外,还要收集每台诱捕器诱捕到的害虫,每10天收集1次,固定统计其中20台诱捕器中害虫数量,由科研所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收虫和更换诱芯(添加引诱剂),定期巡查诱捕器,清洗集虫罐,检查诱捕器或其构件是否松动、脱落或破损,以及残留在集虫漏斗上的杂物,确保诱捕器处于良好状态。

“刚安装好的那段时间,每个诱捕器每次都能收集到10多只松褐天牛,现在诱捕器里基本上没有了。通过这一年半利用诱捕器对这些害虫进行长期治理,有效控制该片区害虫的数量,防止其大量繁殖形成新的虫源地而暴发成灾, 从而达到维护该区域森林生态平衡,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巧家五针松原生树种的生存环境的目的。”张吉贵在检查诱捕器时说。

除了安装100台诱捕器进行诱捕外,对于树势衰弱的巧家五针松原生植株,工作人员还通过注射营养液以增强其自身抗病能力,延缓自然衰退进程。据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目测,近几年都没有抽新梢的部分五针松在输了三次营养液后抽出新梢。目前,巧家五针松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正茁壮成长。

为扩大巧家五针松种群数量,降低其灭绝风险及濒危程度,药山管护局与相关科研单位共同实施多个保护项目,通过就地保护、近地移植、迁地移植等措施,共同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和抢救性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巧家五针松原生植株已经全部编号挂牌,并进行了单株GPS定位,实现生长发育情况和植被群落长期监测。目前,在巧家县境内多处累计移植植株约7000株,在巧家县境外累计移植1283株。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巧家县境内野外移植存活植株2677株,巧家县境外存活植株980株,除野生植株外,现总共繁育保存了巧家五针松幼苗幼树3657株,2023年播种育苗1000余株。

(巧家融媒记者 姜连聪 罗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