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新闻详情

多部发力 智慧赋能 巧家县蒙姑镇文笔社区建设库区社会治理新样板

2023-08-16 08:51编辑:陆元华

来源:云南法制报

探索建立“智慧物业”,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加强网格管理,筑牢社区治理堡垒;优化党建联系,凝聚社区治理合力;创新积分制度,激发社区活力;布局产业发展,让移民群众宜居宜业……

近年来,在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的帮助下,巧家县蒙姑镇文笔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探索建立“智慧物业”、加强网格管理、深化党支部联系点等工作,高效推进库区社区基层建设工作,激活了安置区社会治理新动能。

迎难而上

挑战“天下第一难”

位于巧家县和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境内的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砂、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和发展库区通航等综合效益。

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时,首次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仅次于三峡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每年将为国家源源不断提供超过600亿度的稳定能源,为“西电东送”、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

建设白鹤滩水电站面临的巨大难题,首先是移民数量多。水电站涉及云南、四川两省,库区涉及移民10余万人,其中云南约有5.3万人,占移民总数的51%。

为确保工程建设如期开展、如期建成,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搬迁安置办公室带领相关部门迎难而上,挑战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广大移民干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扛起移民搬迁安置的政治责任。从省搬迁安置办公室领导到各处室干部,从市、县领导到乡镇、村组党员干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抓好移民搬迁工作。

他们包村包户、进村入户,广泛听取群众搬迁安置意见;他们视移民为亲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家一户动员搬迁。

在实物指标调查中,移民干部发扬爱民亲民精神,大到移民群众的房屋、土地面积,小到移民群众的鸡窝、厕所,他们以零差错、零失误的工作态度,和移民群众一起当场丈量,当场签字确认,当场登记造册。对于部分移民群众的疑惑,同一块地或同一间房,他们甚至反复丈量三四次。

正是移民干部这样耐心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广大移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圆满完成17852户移民群众的搬迁工作。

“水利水电搬迁安置关系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点多面广,工作链条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说,搬迁也是移民社会体系的重建。”巧家县水电移民服务中心主任黄家正说。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在搬迁安置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搬迁安置部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库区、安置区的社会体系建设和社会综合管理中。

志愿者打扫街道

党建引领

架起联系移民群众“连心桥”

金沙江畔,蒙姑镇文笔安置区社区内,一条条街道宽敞明亮、四通八达;一栋栋楼房干净有序、整洁清新;绿地碧草茵茵,花坛姹紫嫣红,群众笑靥如花……

文笔社区是2021年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组建的移民新社区。社区移民房屋与市政公共配套设施按照城集镇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共建设移民安置房屋315栋1625套,总面积257650平方米,集中安置白鹤滩水电站蒙姑库区移民1595户5399人。

社区常住居民有1116户3960人,其中主要包括汉族、壮族、布依族、彝族、回族、哈尼族、傈僳族、壮族、苗族、土家族、阿昌族、白族、佤族、仡佬族等民族群众。该社区有1个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有党员92名;社区组建志愿者队伍9支,共240人。

要发展,和谐稳定是前提、是基础,唯有和谐稳定,移民群众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

搬迁以来,该社区着眼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真抓实干,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配套、设施齐全”原则,改造提升7个党支部的活动阵地,搭建智慧化查询平台,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治理、纠纷调解、就业保障等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架起党委、政府服务联系移民群众“连心桥”。

深入群众家中解读政策

立体化管理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为更好地进行管理,文笔社区建立智慧社区大数据平台,“立体化”展现社区居民网络地图,打造一网防范、重点管控、在线监管3个基本应用场景,建立社区、网络、家庭3级安全体系,切实实现“小网格、大管理、大安全”。

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方面,该社区充分利用先进的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11个网格,融入10户联防机制,以联络员为单位,每10至15户成立一个网格小组。

走进文笔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社区管理人员利用平台系统,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大屏幕上辖区网格员在线情况和所在位置跃然屏上,入户排查、矛盾纠纷处理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就是该社区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切入点,推动工作下沉到网格、治理服务聚焦到网格,为家庭解决矛盾纠纷、为居民办理事务提供的精准服务。

为让群众少跑路,该社区开发了“文笔便民服务”小程序,群众可通过小程序办理许多业务,如入党申请、卫生健康服务、劳动就业、民政服务等。

移民群众王安云就是在小程序上申请的最低生活保障。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审核后,再入户核实其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经全面掌握其情况,认定其符合审批要求,社区将他的家庭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并为其办理了相应手续。

文笔社区还建立运行“334”移民服务管理机制,即镇村组“三级”联动服务模式,移民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模式,移民“四包四保”责任制,完善网格化管理,全面服务好移民群众。

在维护社会治安管理方面,该社区实行24小时视频巡查和轨迹追踪,搭建联防联动“掌上”平台,培育智慧警务,更加方便、快捷地为群众服务,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发生,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关爱弱小

不让一个人掉队

对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文笔社区采用“红黄绿”模式进行管理,红、黄、绿分别代表高、中、低风险人员,通过量化统计、实时分析、专人管理的方式,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共创和谐新社区。

社区居民王子阳、王子健兄妹就是其中之一。王子阳今年16岁、王子健今年13岁,兄妹俩的父亲于2012年死亡,母亲重度残疾,由叔叔监护,不仅生活十分困难,还面临失学的风险。

社区将兄妹俩定级为高风险关爱人群,帮助两人申请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并申请了每人每月近1800元的补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社区工作人员还定期走访,了解兄妹俩的生活情况,对他们面对面进行普法宣传和送温暖活动。在社区的关爱下,目前哥哥王子阳已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妹妹王子健也将于今年开始小学六年级的学业。

在文笔社区,王子阳、王子健兄妹不是个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已经蔚然成风,社区还新建老年之家、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特别注重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引导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社区稳定和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社区工作人员为移民群众服务

智慧化系统加持

基层治理方向明手段新

文笔社区是2021年3月新成立的移民社区,来自蒙姑社区、新塘村等地的移民群众归属感不强,党员群众还未能拧成一股绳,组织体系的建设还较为薄弱。

此外,部分移民诉求较多、期望值较高,引起的矛盾纠纷成为社区不稳定因素;部分移民年龄偏大,子女外出务工,老人独居在家,需要更加精细的服务;部分移民群众旧习难改,存在私搭乱建、破坏环境等情况。

为坚持党的领导,把稳社会治理的“方向盘”,该社区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施动态监管、全方位跟进,及时回应和协调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把党的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工作全过程。

依托党建引领社区智慧化管理平台,该社区把党员管理、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积分管理、“三会一课”等党建业务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实现党员“红黄绿”管理机制,绿色代表积分靠前党员,黄色代表积分较稳定居中的党员,红色代表积分较落后党员。

对于积分靠后的党员,智慧化管理平台也有相应措施。对这类党员,系统会自动将其在何时何地未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情况一一统计出来,并做好其教育提醒的工作。

“智慧化管理平台上线后,在社区得到广泛应用,为更精准地了解群众需要提供了便利。工作人员再根据群众的需求纾民困、解民忧,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难题解在家门口。”文笔社区党支部书记皮明飞介绍。

创新积分制度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文笔社区属开放式社区,没有物业服务,整个社区仅靠社区“两委”工作人员、社工等9人管理,管理人员少、难度大。社区刚搬迁时,部分老人、孩子经常找不到自己家的居住位置,社区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20余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加入社区执勤队伍中,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成为社区建设和治理离不开的“生力军”。

为加强志愿者管理,进一步激发广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文笔社区设立了积分管理制度,参加志愿活动的志愿者会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在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物品,也可到社区爱心食堂兑换餐券。

“通过参加志愿活动获得积分,我很有获得感;同时,能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很有成就感。”志愿者朱桂芬说。

“积分兑换活动是社区对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肯定。社区通过积分兑换的形式,感谢志愿者们的付出,体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关怀。”皮明飞表示。

积分兑换制度吸引了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队伍由开始的20余人壮大到240人。如今的文笔社区,“人人皆为志愿者,处处可见志愿红”的全民志愿服务氛围浓厚,志愿者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提升服务品质,适应管理和发展需求,2022年,文笔社区根据志愿者的专长和技能,按照特点、优势不同,细化成立了9支志愿队伍,分别是无后顾之忧志愿队、青年志愿队、法律宣传志愿队、帮困助残志愿队、文明实践志愿队、治安巡逻志愿队、巾帼志愿队、银发志愿队、党员志愿队。

文笔社区的志愿队伍在为群众提供细分化、精准化志愿服务的同时,也为社区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营造了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

宜居宜业

移民群众会致富更幸福

走进文笔社区,一栋栋崭新的小别墅错落有致,黄色的外墙格外显眼。每户独门独院、装修精致,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移民安置不仅是让移民住进新居,更重要的是能发展、会致富,只有这样才能使移民实现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巧家县水电移民服务中心副主任谭再明感言。

为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真正为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帮助群众增收,在后扶政策的支持下,搬迁安置部门为文笔社区量身规划了发展布局。

今年以来,该社区正式启动滑翔伞实训基地、农旅综合开发区、农业示范科技园等项目建设,以打造“移民新居旅游带”撬动全域旅游新活力,打造小型工业园区、中高端民宿,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新型材料加工厂、服装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资扩产,规模化、一体化、现代化。

该社区每月还组织开展“大讲堂走进安置区,服务移民惠民生”活动,为移民群众提供知识讲堂、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等多样化服务,把过去的“输血机制”转变为现在的“造血机制”,拓宽移民帮扶渠道,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实现居民致富增收。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文笔社区引进昭通爱自由体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进行了一期的开发,垫高造地进行降落点的亮化打造工作。同时,风洞体验馆、热气球体验、周边配套设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今年底完成一期建设。

根据发展需求,该社区号召移民将空置住房进行统筹,一期租赁45套居民空闲房屋进行民宿装修,房屋租赁收入21.1万元,解决了100余人的就业。同时,新型材料加工厂一期已建设完成,设备安装完成,正在进行机械安装调试,预计解决60余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成的乡村振兴扶贫车间目前已引进一家民族服装加工工厂,7月1日已开始运行,可提供130个就业岗位,群众对能在家门口就业感到非常满意。

未来,文笔社区还将打造石榴花开公园、感恩教育基地,结合红色文化发展旅游业,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格局。

一个个特色产业方兴未艾、充满活力;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移民群众正朝着“住得下、能融入,会致富、更幸福”的目标努力前进。

本报记者 方向萍 通讯员 雷雁钦 张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