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新闻详情

【昭通日报】何有财:“力度+温度”擦亮政法本色

2022-01-10 10:24编辑:余庆德

通讯员 张顺富 文/图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时时告诫自己,我的本职工作是以最大的努力去展现法律的公正,去维护每一个走进法庭的当事人的正当权益。”这句话出自一名自信、果敢、不畏困难、身先士卒、铁面无私的法官口中。他叫何有财,中共党员,现任巧家县人民法院老店人民法庭员额法官、庭长,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法官和荣记个人三等功。

刻苦钻研 学以致用

何有财出生于巧家县老店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因家庭贫寒,从小就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家庭劳动,立志要以读书来改变命运,争做社会有用之人。在大学期间常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勤工俭学,锻造出吃苦耐劳的毅力,为后来工作奠定了基础。

他2006年从大理学院毕业,同年12月被巧家法院录取,并分配到小河乡人民法庭从事书记员工作。从一名计算机教育的专科生到一名法学知识渊博的法官,法律的门外汉成为行内的权威,如此华丽的转身让人惊叹,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何有财多年来默默的辛勤耕耘。

自进入法院工作以来,作为书记员的他一边跟着老法官学办案,一边从最基本的法律知识着手,到代理审判员、审判员都不忘学习,并于2011年通过国家司法职业统一考试,不断提升了综合执法办案能力。

2016年司法改革时,他积极参加巧家县人民法院员额法官遴选,成为该院30名员额法官之一,也是该院从综合岗位入选员额法官为数不多的人之一,去实现梦寐以求的“法官梦”。

作风正派 身先士卒

“我明知自己法律理论较薄弱,始终坚持以身边优秀老法官为榜样,刻苦钻研,向书本学习、向老法官学习、向审判实践学习。”何有财坚定地说。

面对新实施的民法典及庞杂的司法解释,他带领法庭干警同学习共进步,进行广泛解读宣传,适应新时代人民法庭审判工作开展。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以身作则,带领同事抓好规定动作,进一步提升了对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理解和定位,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赞许。

“老何忘我工作、严格执法、秉公办案、孜孜以求,为人和善、热爱生活,是我学习的榜样。”谈及何有财的工作和生活,他的同事冯仁洲感慨地说。

何有财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对家人严格要求和引导,尤其是与从事纪委监察工作的妻子形成共识和默契,坚守高尚的职业情操,努力做优秀的党员法官。

迎难而上 务实创新

他勤于学习,敢于挑战,在跨度较大的工作岗位之间能充分发挥能动作用。2012年4月,因巧家县法院新闻外宣、信息、调研、文秘等工作需要,法院党组批准,将何有财调进院机关负责研究室工作。

然而,对于一名在高中、大学均系理科生的何有财来说,在研究室工作真没底,加之工作要求极高。面临如此困难,他不是抱怨,而是团结同事,强化学习,分析问题,调整思路,全力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半年的努力,该院各项工作在全市排名中逐步向前,甚至多次名列前茅。

他不仅善于学习,还勤于动笔,利用工作间隙撰写了《法官,与时间赛跑》《廉洁,法官的终身伴侣》等1000余条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被《人民法院报》《昭通日报》等各级媒体平台采用,并带领团队拍摄了微电影《立即执行》,较好地宣传了人民法院司法便民等工作。另外,还报送问题信息150余条,撰写报告、总结、调研论文等200余篇,为该院领导工作起到参谋和助手作用。

公正执法 一心为民

由于他业务精湛,务实创新,2018年底,被组织安排到老店人民法庭负责该庭全面工作。面对辖区大、人口多、案件多的工作局面,他顶住了压力,合力办理的案件数量、质量逐年向好。

在近15万人口的老店镇、马树镇、包谷垴乡、炉房乡辖区内,田间地头、社区校园,只要群众有需要的地方,都能见到他和同事的身影,让司法的温暖普惠大地。

发掘案件真相,追求公平正义,是何有财审理案件的准则,更是作为一名法官的担当。在众多案件的审理中,他发现有些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表面的呈现极有可能与背后的事实相悖。为此,他经常为了一个关键证据,不惜反复调查、论证。

3年来,他带领老店法庭干警紧紧围绕“五个司法”主题,全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好成绩。截至2020年底,共办理民商事案件960件,结案率高达97%,调撤率约74%;开展包含送达、勘验、开庭等巡回审理近450余件,多次协同相关站(所)开展“12·4”普法宣传及以案释法等活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6次,开展“控辍保学”案件审理7件。

随着案件纷繁呈现,何有财一直坚持公正办案的原则丝毫不动摇。他常常对同事说,一个法官在案件面前,不仅能经得起诱惑,还能抵得住恐吓,在履职过程中要做到思路清晰、铁面无私,防腐倡廉、公正廉洁。

何有财,一名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坚持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追求,用真心贴近群众,用真情化解矛盾纠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群众的金口碑及铁一般的信任。

(文章来自《昭通日报》2022年1月10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