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历史专题 >> 脱贫攻坚 >> 新闻详情

普顺良 : 披肝且沥胆 江峡升彩虹 ——读报告文学《那片江峡》

2021-04-14 10:23编辑: 陆元华


最近,得到山东籍作家王鸿鹏先生的大作《那片江峡》。乍看书名,第一反应就是云南昭通乌蒙山片区的磅礴气势。乌蒙山片区遍布着大山、大水、大峡谷,乌蒙山片区沟壑纵横,江河众多,是一个矿藏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充沛的地方。这里由于交通闭塞,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国家级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但是,当地的人们,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市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政府的具体统筹指挥下,中共昭通市委总结出“133”工作思路,县乡各级党委的直接参与,发扬钉子的精神,书写出一部壮美的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昭通新篇章。

《那片江峡》中,对脱贫攻坚这个主题、角度选择得好,内容丰富,切中时代脉搏,讴歌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光辉形象。昭通市的巧家县,地处乌蒙山腹心地带,俗称“两江环一山”。金沙江和牛栏江从左右两边环抱着大药山,巧家县就坐落在两江环流区的大药山上。可想而知,交通是何等的艰难,在昭通旧县志上,对这里道路的艰险,有这样的描述:“蚕丛鸟道,通壁维艰”。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山崖上那些古老的道路,就像是雄鹰用脚趾抓出来的痕迹一样,蜿蜒曲折,若隐若现,盘旋于山体之上。作者在大处着眼,写出省、市、县委的宏观布局,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开发水能,做好搬迁工作;又在细微处着手,写出当地政府具体的长远打算,教育扶智,医疗有保障,确保有个强健的体魄去奋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文化氛围,激发起人们自立自强的昂扬斗志。各级党委按“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如期实现整体脱贫出列。脱贫攻坚是新的历史时期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不懈努力的成果。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正走在高速发展的小康路上,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靠近一大步。这是伟大祖国向全世界发出的最强音。

《那片江峡》写的是发生在金沙江片区一个个鲜活的脱贫故事,这是一篇讴歌时代主题、反映脱贫攻坚、具有史料价值的好作品。从一个地方发展的角度,深刻指出交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中之重,道路通,万事通。几千年来,两岸的人们,只能在汹涌的大江中摆渡,相互往来,进行商品交换。而在1999年,蒋开先架起了溜索,人们的往来,方便了,快捷了,但是没有安全感,也出现过一些意外。2018年,蒋开先的儿子蒋世学大学毕业,在交通局工作,在国家“溜索改桥”项目的支持下,实现了金沙江两岸架高桥。鹦哥嘴“溜索改桥”成功实现,阻隔两岸人民几千年的峡谷,今天升起了,如彩虹一样的大桥,两岸的人员往来更快捷了,带动了物资交流,民族文化也对流、共融发展的大好局面。人们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更不可能架起,连通两岸的大桥。两江一山逍遥岛,蚕丛凿崖称鸟道;万年出路成积梦,百年党建红旗飘;江峡升起彩虹桥,两岸盛开小康花。

《那片江峡》写出了巧家县的致贫原因,以及对冲破瓶颈的探索。作品客观地描绘了,几千年以来,当地人民群众对脱贫的渴望,一直在同贫困作不懈的抗争,演绎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令人可歌可泣。也雄辩地证实了脱贫致富与国家一盘棋的大政方针,有着决胜的必然。也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落实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各行各业的求真务实、钉钉子的精神、勤恳工作分不开。《那片江山峡》找到了贫困的原因,由于大山阻隔,峡谷水流湍急。交通不通,信息闭塞,往来受阻,出行难,人与人也很难沟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坚韧的巧家儿女,从来没有放弃,修筑通向外界的路,“亚洲第一高溜"的父子,蒋开先架溜索,到他的儿子架高桥,他们父子就是一座精神的桥梁,代表着两岸人民,从来就没有放弃,走出“两江夹一山的”困境,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溜索运行了短短20年,却浓缩了人们几千年以来的期盼。今天,一桥飞架东西两岸,彝汉民族近在咫尺,心靠得更近了。特别是在“十三五”以来,修通了格巧、昭巧、都香、宜攀等高速公路,构成交通高速网的大格局,把巧家县置于高速发展的交通网格之中。这些交通大动脉,把党中央扶贫的新鲜血液,源源不绝地输送到两岸人民的心坎里,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如期实现了巧家县整体脱贫出列,现在正激情澎湃地迈步走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

山东籍的作家,同昭通本地作家一样,都关注到了一个地方的发展瓶颈,主要是受制于交通,都把关注点,落脚在桥梁上。金沙江片区的贫困,最核心的是大山和大江的阻隔,交通成了发展的瓶颈。昭通籍的作家吕翼,在他获得中国第十二届骏马奖的《马嘶》以及《主动失踪》等小说里,就对金沙江两岸的文化差异、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民风民俗进行系统的描绘,那些作品中,也在渴望有一座桥梁,力图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交往中,促进各个民族进一步团结融合。《马嘶》讲述到,解放了两岸人民都希望,在金沙江上架一座大桥。不仅缩短两岸的路程,也缩短两岸人民内心的距离。如今这个梦想,在巧家各级干群的努力下实现,在《那片江峡》中记录了。虚构和非虚构作品,都有着异曲同工的目的,就是向贫穷宣战。其中,首战必是交通,交通锁喉之处就是桥梁。

《那片江峡》往纵深方面写去,体现了党中央的政策在乌蒙片区落地有效。扶贫的措施千千万万,但是,适合当地发展的措施,得靠当地干群来进一步实践。各级基层组织认真研判,探索出适合当地脱贫的路子。对不利于生存的群众,实行异地搬迁脱贫。有劳动力的地方,劳务输出脱贫。发展产业,又让一部分人脱贫。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东部地区对口扶贫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把绿色的电能,输送到东部地区。西电东送,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水是生命之源,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又怎么发展生产呢!昭通各级各界充分利用好水能,在国家的战略部署中,大力支持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为这一世界上第二大水电站作出贡献。亿万年以来,奔涌的金沙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新时代终于开发利用上了,成为“安澜吉水”。《那片江峡》又从横向上,刻画出县、乡、村工作人员,勇于牺牲自己利益的无私精神。许多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无暇照顾家人。老人生病,妻子临盆,都没有在身边照看。有的同志,老人过世了,火葬后,擦干眼泪,又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在修路征地的工作中,牵扯到群众的实际利益,十分具体,是很难做的工作,许多村干部,在没有谈论赔偿的情况,就让出自己的土地,以便尽快施工。在落实搬迁地块,动员搬迁,驻村扶贫的同志,挑灯夜战做群众思想工作。这本书多角度展现了基层工作人员艰难的现实,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作者用报告文学这一表过方式,及时、有效地反映巧家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情况,并对工作进行了客观的总结。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时效性、导向性,文章中分析问题细致入微,条理清楚。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容量十分巨大,把巧家县的人文历史,自然地理,都融汇贯穿于文中,构思巧妙且不脱离实际。这本书有相当的思想性、文学性和可读性,同时还有相当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