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民生 >> 文明巧家 >> 新闻详情

深度书写巧家脱贫攻坚|王鸿鹏长篇报告文学:那片江峡(第四章)

2021-03-10 15:14编辑:谭昌国 陆元华


作者简介

王鸿鹏:山东鱼台人,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作品曾获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6年度中国好书”奖、空军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获奖及代表作主要有《中国机器人》(合作)《生命线上的奇迹》《十三亿人乐了——中国医改新模式》《共和国的天空》《压不弯的脊梁》《神奇的蓝天骄子——八一飞行表演队改装纪实》等。


第四章 最暖心的风景

党徽闪闪亮,党旗峡谷飘。

这是巧家最美最亮最暖心的“风景”,也是巧家人震后重建、脱贫攻坚的力量之源和精神之光。


1.党徽闪闪亮

夏日的午后,牛栏江的气温达到一天的峰值。坐落在江边的包谷垴乡红石岩村一如往常。江峡两岸红褐色的岩壁在阳光的强烈辐射中,像一个巨大的烤箱在燃烧。而牛栏江蒸发的雾汽不断氤氲升腾,与天空的云翳偶合变幻出缤纷的斑阑和奇形怪状,给乌蒙山川凭添了几许神秘莫测的色彩。

住在红石岩村冷家坡的周清顺从山坡上打回一背篓青草,正准备用粉碎机打成猪饲料。突然,传来一阵天崩地裂的轰响和抖动。本来患有高血压的他只觉得头晕目旋,站立不稳。他本能地抓住草棚的柱子,以为是血压升高引起的幻觉。以前,他有过这种感觉。

“娃他娘,娃他娘……”他呼喊妻子。

这一刻,他还没有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面前的房子轰然倒塌,一股气浪将他推了一个趔趄。

他从弥漫的烟尘中挣脱出来,踉踉跄跄地跑到院子外面,定神一看,眼前的景象把他惊呆了。山坡上碎石飞滚,村子里烟尘飞腾,转眼间,一片墙倒屋塌。虽然他从来没经历过这种毛骨悚然的场面,凭着他已有不惑之年的人生常识,他断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好!地震了。”

他转身去找妻子,妻子顶着一头灰尘奔过来。他对妻子说:“地震了,赶快救人!”

他看了一眼已成一片废墟的房屋和庭院,转身向山坡那边奔去。

“家都没了呀。你到啥子噶去?!”妻子惊魂未定,想喊住他。

“我去村委会。救人要紧!”周清顺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树丛那边。

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

包谷垴乡乡长何朝芬讲起周清顺的故事,依然眼含泪水。

2014831630分,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发生了6.5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素有“巧家东大门”之称的包谷垴乡与震中龙头山隔江相望,仅有10余公里。大地被撕裂的瞬间,江峡石壁乱石纷飞,一个个山村倾刻间便成为一片残垣断壁,惨不忍睹。

震倒的是房屋,震不倒的是旗帜。危急时刻,包谷垴乡的600余名党员,挺身而出,冲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把党旗插在废墟上,在大灾大难中挺起坚强的脊梁,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

红石岩村冷家坡村民小组组长、共产党员周清顺强撑病体,第一时间带领群众冒着大雨,不顾余震和落石的危险,从残垣断壁中救出6名被埋群众。

8.03”地震,是巧家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的一场最大的自然灾害。

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党员干部义无反顾的身影。也许人们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但在关键的时候、在危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与众不同。党员就成了不一样的人——敢于冲锋陷阵的人,敢于牺牲担当的人。

8.03”抗震救灾中,包谷垴乡党委按照“一面旗帜、一套班子、一套制度”创建红旗社区,成立了6个“红旗社区”临时党支部。他们在安置点、村委会、重建点挂上党旗;每个党员胸前都佩戴着党徽。

火红的旗帜,闪闪的党徽,给灾难笼罩的山乡带来了亮光和炽热的温暖。

受灾群众看到那一个个胸前闪动着红色党徽的身影,奔波在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中,顿时觉得有了依靠,灾后阴影很快被驱散。一张张笑脸绽放着信心,写满了希望。

“感党恩,铭党情,鼓干劲,建家园。”走进巧家,堂琅大道上的12个大字光彩夺目,映照出巧家儿女感恩奋进、自立自强的强大心声。

震后百废待兴,重建“早”字当头。巧家的干部群众戮力同心,尽非常之责、举非常之力、克非常之难,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以一种超凡的速度跑赢灾难创伤,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巧家速度”。

“地震是一场灾难,恢复重建却是我们脱胎换骨、加快发展的机遇。”巧家县长陆颖说。

 

灾后重建的战场上,巧家县委县政府把灾后重建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把改善民生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将遭受地震摧残的山河打造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干部辛苦一阵子,群众幸福一辈子。”包谷垴乡党委副书记柳尧富说,“明年恢复重建结束之日就是全乡脱贫之时。”

见到柳尧富时,他下村里刚回来。柳尧富个头不高,块头不大,一张青春脸,讲起话来,口气坚定自信。谈起农村的工作,他第一句话就是:“有情怀,加上用心,没有干不好的事。”

柳尧富来到小营村抓震后重建。启动集中安置点新村建设,需要征用村民罗坤云的2亩多地。60多岁的罗老汉拦住不让动,工程被卡住了。小营村人均耕地少。罗老汉常把家里的几亩地作为在村里自豪的资本,动他的地就像割了他的心头肉,无论如何不在协议上签字。

柳尧富带了20斤的一桶酒,登门拜访。老罗觉得很光面,非要请刘尧富喝酒吃饭。两人摆开了龙门阵。

柳尧富称赞老罗在村里为人厚道,受人尊重,然后描绘着的小营新区未来的美好情景,老罗听得合不拢嘴。合不拢嘴就一个劲地喝酒,喝了酒就一抹嘴上的酒星子,哈哈地笑起来:“要得要得。”

“老罗啊!一人吃亏,大伙受益。一家作贡献,全村往新房。这是大善大德啊!咋子噶不为嘛?全村都看着你哪!”柳尧富敬了杯酒,“再说了,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哪有今天的好日子?现在,党和政府给咱老百姓办好事,咱们不能不支持哩……

“要得要得。”罗坤云望着柳尧富胸前闪动的党徽坐不住了,当即表示,“这个字,我要签。”

后来村民们搬迁到小营新区,乡亲们都夸老罗功不可没。老罗却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算个啥子么。要是我不同意,误了大家的事,那才挨骂哟。”

柳尧富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乡镇干部做群众的工作,首先要尊重群众,尊重就是看得起他。话是开心的钥匙。只要你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和百姓交心,老百姓就理解你,支持你。大道理要好好地讲,知心话也要好好地说。

在迎来2016新春之际,新建的小营新区、周家坪等集中安置点投入使用,所有受灾群众全部搬入新居。

20167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包谷垴乡党委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党中央的表彰。

金色的奖章凝结着共产党人无悔的付出与奉献。红色的证书记录着前进路上的自豪与荣光。“现在我们所有灾区群众都已经住进了宽敞明亮坚固的新房,请党和人民放心!”乡党委书记何锡华动情地表示。

巧家县开展了“党员戴党徽,岗位亮身份”活动。党员“戴党徽、当先锋、树形象”蔚然成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这一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广泛的正效应,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员的点赞。

“那些戴党徽的人就是不一样。”这句赞扬出自老百姓的口中,是因为党徽暖在老百姓的心中。

“一枚党徽一份责任,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县委书记张华昆说,“我们巧家县有1500多个基层党组织,16900多名党员。通过开展以‘戴党徽、当先锋、树形象’主题活动,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推动了党政机关的作风转变。党员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恣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了,良好的形象也树起来了。”


2.“挂包帮”“转走访”

2015年,如何在震后恢复重建的基础上赢得脱贫攻战的主动?

巧家县成立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担任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双组长”,下设17个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组。16名县处级党员领导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行业扶贫的“第一责任人”。全县采取了县级领导和县直各部门对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全部实行“挂包帮”、“对口扶”的方式,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实现了“挂包帮”村村全覆盖。

同时,以转作风、走基层、访贫困为主题的“转走访”工作法已然兴起。各级领导以身垂范,全县61万多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奏响了决战脱贫的最强音!

云南省统计局干部陈杨东是下派到巧家县挂职副书记的扶贫工作队总队长。他对数字有着特殊的敏感性:2015年底,巧家县选派了477名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干部职工,组成第一批扶贫工作队,进驻93个贫困村(社区)开展帮扶工作。2016年,县里又加强了一线扶贫力量,和中央、省、市选派的134名队员,组成179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全部挂联到村。与此同时,全县3842名干部职工走出机关大院,走进山乡村寨。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识别贫困户,全面掌握各村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与贫困群众一道析穷因、挖穷根、谋出路,实现了结对帮扶户户全覆盖。”他还特别强调说:“精准扶贫,首先是要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的问题,必须扣好‘第一粒纽扣’。”

包谷垴作为8.03”的重灾区,能否如期推进,举足轻重,影响全局。因此,县里投入了扶贫攻坚的重兵力。

包谷垴乡有红石岩、新坪、周家坪、燕麦沟、红箐村5个贫困村,分别由昭通市烟草公司、县委办公室、县国土局、市国土筹备中心和县烟草公司“挂包帮”,并派工作队驻村扶贫。

何朝芬说,包谷垴2015年脱贫近千人。2016年,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的原则,已完成了第三次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尤其包谷垴的交通很恼火,全乡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地震又受到严重破坏。不通路,难致富。但是,修路需要征地撤迁,这种事在农村工作中难度最大。”乡长何朝芬又笑盈盈地说,“想不到我们进行地很顺利。”

前几天,乡里修街道,要占用包谷垴社区一部分工地,乡里的干部们分头去村里做工作,想不到老百姓这么痛快。大家都表示:“修路脱贫,大力支持政府。只要需用,我们让出来。”

何朝芬说,听了这话好感动。老百姓经历了那场大地震,觉悟提高了。群众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国家的力量,他们对政府充满了信任,对脱贫满怀信心。

征用杨昌富家的地时,还是遇到了麻烦。五十多岁的杨昌富没说什么,他妻子提出能来不能给调块地出来。他妻子的要求并不过分。他家8口人,原来有7亩地,一次次都给乡里征用了。现在还剩1亩多地,种着玉米和花椒。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这是家里最后的一点指望。这次乡里修街道,又占去几分,这是全家人最后的一块心头肉啊!

包谷垴社区很小,坐落在山坡上,就一个小小的丁字街道,每逢集市,人塞地满满挤不动,更过不了车,确实需要开出一条新街道来,这也是群众多年的呼声。

何朝芬带着乡干部和包谷垴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朝富再次来到杨昌富家,和他一家拉起了家常。

“老杨啊,你家的房子盖得好漂亮噶。”

“要的要的。”老杨脸上挂满了笑容。杨昌富家里的房子确实不错,两层楼有三四百平方米,一楼是门面,上面还带阁楼。老杨的老伴得意地说:“这都是地震后国家给补贴钱,政府帮着给建的么。这要感谢政府哩!”

“是啊,老百姓有灾有难了,政府会想着老百姓。政府有了难处也需要老百姓支持啊!”何朝芬循循善诱,摆出了开心的钥匙。

“要得要得。”杨昌富巴答着烟说。

王朝富告诉他,社区里作了努力,调不出地来,希望他们家理解。

“没得说,没得说。”杨昌富点着头说。看来,杨昌富一家有思想准备,就这样接受了。

“一家奉献百家安。我代表乡里谢谢你们一家。你们家有了困难乡里会考虑的。”何朝芬亲切地说。

杨昌富没再提什么要求。何朝芬说,群众工作就是这样,需要干部登门交心,到群众家里坐下来,面对面地摆一摆摆政策、道理;再调过来屁股来,体谅一下老百姓的难处,说几句暧心的话,群众就理解了,也就支持了。

杨昌富和社区里签了协议。回来的路上,何朝芬又一再交待王朝富,多关心杨昌富一家的生活,有什么困难及时给他家解决。村上办不了的,反映给镇上解决。

古道柔肠。女人的心总是绵软的。“将心比心嘛。”她说:“老百姓善良,我们更要善待。”

如果不是隔着牛栏江,远远看去如同疤痕一般、裸露于青山上被削去半壁的红褐色山体,似乎很难让人想像两年前这片江峡山川所遭受的巨大劫难。

在夕阳的余晖里,走进震后重建的新集镇——包谷垴乡小营新区,几乎颠覆你对山乡的所有想象。

惊艳之处,不仅是它的环境优美靓丽,更是它一应俱全的完善而又人性化的社区功能。

小营新区安置点是国务院批准规划建设的3个重点集镇之一,除民房外,还建有为民服务中心、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站、集贸市场、避难场所、客运站、水厂、垃圾焚烧站、污水处理厂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完备,配套完善。

漫步其中,一种生命的张力和生活的灿烂扑面而来。这还叫山乡吗?分明是一座现代化超级版的小城嘛!

若不到现场,无论如何,你想象不出这个坐落在乌蒙大山深处曾被强烈地震摧残地支离破碎的小镇,竟然奇迹般地复活出这般模样。

在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和超市里,进进出出的居民们洋溢着笑脸;在花园广场、球场、健身场上,还有那儿童乐园里,极富节奏感的乐曲合着歌声和笑声,汇成一首幸福交响乐,在江峡远山悠悠回荡。

 

3.精准的力量

在包谷垴乡周家坪村碰到一户特殊贫困户,在巧家深入生活也随之打开一扇透视“精准”的窗口。

于是,从这家贫困户的变化中,看到了“精准”的力量,也看到了巧家人在挑战贫困中顽强不屈、砥砺奋进的“最美风景”。

包谷垴乡周家坪村和洼落村两个村,是巧家县国土资源局挂钩包扶的贫困村。

20159月份,国土资源局多次到周家坪村和洼落村深入走访调研,精准排查摸底。周家坪村贫困人口1500多人,贫困发生率48%。局里干部职工采取结对包扶,任务比较艰巨。

局办公室的干部刘启金作为第一批下派驻村扶贫干部来到周家坪担任第一书记。他在日记里纪录了一个特殊家庭——吴仕彪一家的情况。他家“特”就特在不是贫困户的“特困户”。

刘启金在扶贫日记中作了如下记述——2016725日晚上,突然接到吴家营村民小组贫困户吴仕彪的电话,说他有两个娃娃高考分数下来了,同时考上了大学。家里非常困难,问他能不能帮助解决两个孩子的学费问题。吴仕彪44岁,邓永焕46岁。他夫妻靠长年在外打工挣钱,供养四个孩子上学。

吴仕彪的收入算不上贫困户。向扶贫工作队求助,看来他们夫妇确实无能为力了。

我在电话里安慰吴仕彪不要着急,待两个孩子的录取通知书到后,尽快与他联系,想办法让两个孩子入学。

向吴仕彪家这种状况在巧家县不乏少数。了解了一下,入学至少需要七八千元的学费,许多人家恐怕没有这个能力。扶贫必先扶智。要解决贫穷的根源问题,必须首先从教育入手。一个贫困家庭走出一个大学生,就有了脱贫的希望。

几天后,吴仕彪的两个孩子都接到了入学通知书,但要解决入学的学费成了问题,真是喜中有忧。大女儿吴封窕考上了昭通学院,经多方联系协调,学院为她免除了学费;同时,巧家县教育局资助中心为她办理了助学贷款。儿子吴封洪考上的是天津南开大学。虽说不是他心仪的第一志愿,但当他得知南开大学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时,感到欣慰。他与南开大学联系,入学后可以办理校园贷款。现在,两个孩子的学费问题都有了眉目。

2016823日,上级下拨了一些救济物质,主要是粮油。晚上,村民委员开会研究救济物资的发放时,特地给给吴仕彪家救济了米和油。

201691日下午,我和村委委员邓明刚到吴仕彪家走访,只有吴仕彪的妻子邓永焕患病在家,她感到有些突然。当我们说明来意后,她显得有些激动。经与邓永焕交谈得知,除她家种植的两亩花椒能收入5000元左右,就指望她和丈夫吴仕彪做临工了。村里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决定为他们申报两个低保。

吴仕彪左腿伤残,做过脑部手术,再加上震后重建房屋,前后总共欠了十几万元。过几天,在周家坪学校做完临工,他们夫妇就到昆明洗涤厂打工。因为残疾干不了重活,每月也只能挣1000多元。他们一边供四个孩子上学,一边还债。她还表示只要能过得去,不给政府添麻烦。

吴仕彪一家在村里为人厚道,处事实在。他们夫妇要供4个孩子上学,经济上还有很大困难。虽然两个孩子同年考取大学给他们带来了喜悦,但家庭经济拮据带来的压力,令他们有些无奈和不安。

我和邓明刚安慰她,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困难只是暂时的,大家共同努力,一定有办法渡过难关。

……

从刘启金的日记中,了解到这个特殊的贫困家庭的大致情况。一个身有伤残的丈夫和一个弱小女人,是怎样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并培养出两个大学生的?如今,他们夫妻俩又是怎样支撑四个孩子上学的?

这背后肯定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很想见见他们,因吴仕彪夫妇外出打工,且务工地点变化不定,一直联系不上。但,这个家庭一直成为牵挂。他们身上究竟沐浴了多少“精准”的阳光?

2018年元旦过后,几经周折,终于在安宁市的温泉镇找到吴仕彪一家。

吴仕彪含泪诉说十几年前在一次矿难中左腿粉碎性骨折的遭遇。因没有文化,不懂得通过法律途径追诉赔偿和保障权益,住院手术欠下巨额债务,并落下残疾。破屋偏遭连阴雨。不久,吴仕彪又做了一次脑部手术,使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家庭雪上加霜,负债累累。两个大点的孩子上小学,两个小的还没上学。吴仕彪躺在床上养病。妻子用羸弱娇小的身躯苦苦支撑着这个凄苦无助的家。

有人私下劝他妻子邓永焕:“你还年轻,赶快走吧。这家人怕是没指望了。”邓永焕摇摇头说:“不能,我不能走。我还四个娃娃,我走了,他们怎么活噶?”她又流着眼泪说:“我和他结婚时发过誓噶,一辈不分开。”

吴仕彪父母去世得早,他十一二岁就一个人过活。一次他赶场子卖水果,一位甜善的姑娘来到他摊前挑捡水果,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看得心热脸燥;一来二去,两个人相识了;再一来二去,两个人相爱了。姑娘就是邓永焕。这年,他们俩个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八岁。

邓永焕的父亲是农村比较保守的那种传统型人物。虽然他是村干部,却从来不让唯一的女儿一个人单独外出,也没让她上学。没想到女儿第一次一个人逛街,就谈上了恋爱。他十分懊恼,发了几次飙也无奈。女儿认定了。就这样,邓永焕嫁到了一贫如洗的吴仕彪家。新婚这天,两人海誓山盟,一辈子不离不弃。小两口恩恩爱爱过日子,当年大女儿就出生了。

随着孩子们一个个出生,不幸也接二连三降临到这个家庭。一次次苦难的打击并没有让邓永焕精神崩溃。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一个人伺候丈夫,照顾孩子,打理地里庄稼,还养牛养猪,从不言苦。孩子们一个个上学了。她再累,也从没让孩子们误过一堂课,少做过一次家庭作业。丈夫一天天好起来,孩子一天天长起来。由于过度劳累,她也落下了肠胃病。

2014年,“8.03”地震又一次把这个家摧毁。在政府的帮助下,吴仕彪家盖起了三间新房。随后的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才让他这个苦难之家慢慢恢复了元气,有了希望。

咋一见吴仕彪,不像一个文盲,他很干净利索,像一个知识分子;他也不像一个有残疾的人,他长得很精神,尤其穿上那身草绿色呢子安保制服,更显得英俊帅气。

吴仕彪干不得力气活,只能做些看守工地或门卫这样的临时工,挣得工资低。他在一家地产公司做门卫,妻子在一家小餐馆做服务;每人一个月能挣1600多元。按照他俩的收入和当年年人均收3200元的脱贫标准,再加上政府给他家的低保。全部算下来,他家应属脱贫了。

再算“硬”支出:他四个孩子上学,除去各种必需的生活消费,满打满算,每月还有近2000元的缺口。看来,贫不贫,不仅要算收入账,还要算“硬支出”。

对于一个还背着10多万元债务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贫困户”。何况,他们夫妻俩的收入都是临时性的,务工单位并不固定。生活的压力依然很重。

正值寒假,大女儿从昭通学院直接去深圳打工了,他的两儿子和小女儿个来到父母身边。两个儿子也在温泉镇找了份临时工做,小女儿也在小餐馆里为母亲帮活。两个上大学的孩子在学校的“校园贷款”被直接扣交学费了,一年的生活费要靠周末和假期打工来补济,始终处于一种拿起课本读书、放下书本打工的状况。他们说,不管挣多少钱,总能替父母减轻些负担。

吴仕彪感慨道,他现在做梦都想上学,只可惜小时候不懂得学文化重要。他是个仗义之人。一家同时出了两个大学生,邻居们送来钱说是给孩子凑学费,这是村里的大喜事。他很感动,非要把家里养得一头牛杀了宴请全村人。妻子拦住他说,这头牛能卖5000多元,给孩子们作学费。他说:“大伙凑的钱怎么也比这头牛卖得多。这几年,乡亲们也没少帮咱。”结果,他把牛杀了请全村老少大吃了一顿。结果,全村好不容易才凑了3000多元给他。结果,落下妻子和女儿的不少埋怨。

他和妻子由亲戚介绍来到温泉镇务工已经半年了。尽管日子清贫得不必言喻,他们并没有一丝愁苦,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孩子们也非常懂事。他说,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们把学上下来,不能再让孩子像他一样,没文化受穷。

生活在大山里的老百姓虽不富裕,他们朴实、勤劳、隐忍和对善良的坚守,令人起敬。有不少人家自强不息,砥砺奋进,不向政府伸手,也成为巧家一道“最美最暖心的风景”。这是不少扶贫队员和基层干部的共同感受。

但是,也有个别“贫困“户有力不出,有劲不使,有条件不干,总想依赖政府,存在着“等、靠、要”的懒惰思想,甚至甘当贫困户。面对这种情况,扶贫工作队员又该怎么办呢?


4.懒汉脱贫

扶贫工作队女队员杨宗芬想不到,她挂包的贫困户竟是一个“二溜子”。心中叫苦不迭。

2016年下半年,县国土资源局里的青年女职工杨宗芬主动报名,作为巧家县下派的第二批扶贫工作队员来到周家坪驻村扶贫。杨宗芬丝毫不让须眉。驻村当天,就向第一书记刘启金要求熟悉情况,分配任务,并把村里难度大的贫困户交给她。

杨宗芬挂包了名叫吴永忠的一家。想不到,这家很特殊。吴永忠是个光棍汉,一提起他,村民们都摇头,还有人悄声说他是“二溜子。”

咋子噶摊上这么一户?!杨宗芬听说后不好意思提出调换,只怪自己运气不佳。

这天,刘启金带着杨宗芬入户走访、逐家了解贫困户的情况,并帮助解决脱贫中的遇到的困难。杨宗芬想,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何况是自己主动要求的,不能认怂。吴永忠家到底啥子噶情况,今天走访一定去他家搞清楚。

一天下来,他们走访了8户人家。还有一户人家,是她必须要去的挂包贫困户,吴永忠。

此刻,天色已晚,山村一片漆黑。去吴永忠家的路是一条挂在陡峭山崖上的羊肠小道,十分危险。手电筒的光束也越来越微弱。返回,杨宗芬又不甘心,很想弄清这个所谓的“二溜子”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启金带她先来到村主任龙顺发家里,龙顺发热情地为他们让座沏茶,杨宗芬迫不急待地问贫困户吴永忠家的情况。

龙顺发端起茶碗“咕咚”喝了一口,冷冷地说:“他呀,瞎子害眼病——没治了。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

“到底啥子噶样啊?”杨宗芬急切地问。

“吴永忠是贫困户,说不过去。他呀!懒汉一个!30来岁的男爷们,身强力壮,整天东游西逛,溜溜嗒嗒,啥子噶都不干,是个懒汉。人称‘二溜子’。”老龙一脸的无奈。

“就说盖房吧。8.03震后恢复重建,在政府的扶持下,家家户户都忙着盖房子,入冬前不少人家都搬进了新房。可‘二溜子’倒好,住在危房里,却四处逛游,啥子噶都不干。还嘻皮笑脸地对村干部说:‘你们让我住破房,给上面当官的知道了,咋子噶交差?’一副无赖样,气死人不偿命。他还有个80多岁的奶奶。大伙实在看不下去了,村委会商量,让村民小组长邓勇先带人给他修,这才让祖孙俩住上了现在的房子。”

龙顺发越说越来气:“这种人,‘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典型的等、靠、要!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不穷才怪呢。大小伙子,连个婆娘都没得混。”

刘启金和杨宗芬提出去吴永忠家看看。龙顺发觉得天太晚了,让他们改天去。他又恨铁不成钢地说:“我看,你们不用去了。去了也恐怕见不着人影;见了也没用,谁拿他都没得法。就他那80多岁的奶奶,眼睛、耳朵都不好使。”

听了龙顺发的介绍,杨宗芬忧心忡忡。人,最怕的不是穷,而是没有志气,甘愿受穷!像吴永忠这种情况,显然患的是“精神贫困症”。我们该怎样激发出这种贫困户靠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呢?返回的路上,杨宗芬寻思着应该怎么办。

几天之后的一个上午,杨宗芬向吴永忠家走去。吴永忠家在周家坪村子边缘的半山腰上。从山梁上远远望下去,孤零零的房屋坐落在荒山野岭间,像一个落了单的羔羊,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杨宗芬小心翼翼地绕了40多分钟陡峭的山路,总算走进这个单门独户的篱笆院落。院内冷冷清清,杂草丛生;屋内零乱不堪,一幅破败相,这哪像个家呀!

果然吴永忠不在家,屋里有位年迈的奶奶。杨宗芬打过招呼,说明来意。奶奶的腰驼得厉害,行动很吃力。

说起吴永忠,奶奶叹口气说:“唉!这孩子命苦。从小就没爹没娘,我把他拉扯大。可这娃儿,都已30好几的人了,就是讨不到媳妇,唉……这可咋子噶办呐?”

“他念过书啊?”杨宗芬提高嗓门大声问。

“念书……谁苦钱给他念书?唉……说来也是我害了这娃……”说到这里老人扯起衣角来抹眼泪了。

通过与奶奶的交流,杨宗芬有点明白了。吴永忠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没受过教育。奶奶觉得他可怜,过分骄宠他,从小养成无所事事、好吃懒做的恶习。村里人瞧不起他,他就破罐子破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村民眼里,他是个“懒汉”。

奶奶也不知他干啥子噶去了。杨宗芬一边里里外外收拾他家的屋子、院子,一边等着吴永忠回来。她想看看这个“二溜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能不能改变。说心里话,杨宗芬一点底气都没有。

傍晚时分,吴永忠终于回来了。他嘴里随意地嚼着一根野草,一副特别懒散无聊的样子。杨宗芬心里一下子凉半截。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吴永忠进来看到家里变了模样,一脸惊奇,站在院里楞住了,好像这不是他的家。

当他看到家里坐着一个年轻女人时,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他家里怎么会来了女人?在他幼年朦胧的记忆中,自从双目失明的母亲离开这个家以后,再也没有来过女人。这是幻觉吗?顿时,他满脸绯红,脚手无措,吱唔着说不出话来。

杨宗芬告诉他,她是扶贫工作队的,他才平静下来。

“你出去找活计做了?”杨宗芬试着跟他交流。

“没呢。闲逛。”他低头搓着脚尖回答她。

“你有一身的好力气,为啥子噶不去找些活做?一天能挣到100多块钱,你可以补贴家用啊。”她鼓励他。

“我不会做,也做不来。”他尴尬地瞟了一眼她,又赶紧把目光移向别处。

“那,你会做些什么呢?”

“挑砖,打混凝土,扛模板呗。”

“对呀!你会做的事还挺多的嘛。你就去帮别人家干这些活,一天下来,你手里不就有100多元钱了嘛。等你攒多了钱,就可以好好孝敬奶奶,还可以娶上媳妇,生儿育女,老婆孩子热炕头,也能把家收拾得像现在这样干干净净,在人前也被瞧得起,总比你现在这样子晃晃荡荡过日子有意思吧?

“真的?我我……能行吗?”他两眼疑怔怔地看着她。

“那是当然的,你又不傻不笨的。为何娶不到媳妇?原因就是太你懒惰了,哪个姑娘愿意跟懒汉过日子?只要你勤劳,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进一步鼓励他,对他说:“有一首扶贫歌唱得好。你听:

精准扶贫到你家,人品人格不能差。

如果真是贫困户,大家一定来帮助。

如果甘当贫困户,你家永远不会富。

如果争当贫困户,肯定吓跑好媳妇。

不能懒惰‘等靠要’,个人努力最重要。

勤劳脱贫莫等闲,自我发展才长远。

……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杨宗芬唱完扶贫歌问。

“嗳,要得要得……”吴永忠红着脸不停地点头。

吴永忠虽说没上过学,也不是一点文化没有。在现代社会文明的耳濡目染下,他还是认的不少字,也有基本算数能力。从这一点来看,他并不笨。

接下来,杨宗芬就和吴永忠一起商量了一个个小小的规划:种花椒或核桃,三到五年可以有收益。核桃苗和花椒苗她可以帮他到林业局联系。在花椒林或核桃林下发展林下养殖,养一些生态鸡。如果养100只生态鸡,除掉成本至少可以赚到8000元。比较肥沃的土地拿来种玉米,这样粮食既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养一头年猪改善一下生活;农闲时候在到近处临村打打零工,既可以照顾家里的奶奶,打理地里的庄稼,又可以挣一些钱补贴家用。

这些规划让吴永忠呆滞的神色焕发出光彩,也激发了内心的自信。他连连表示:“要得要得。”

杨宗芬发现,这个“二溜子”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无可救药,只要好好去引导他、帮助他,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杨宗芬突然觉得,女扶贫工作队员有一种天然的热度,能暖化坚硬的冰山。杨宗芬更有了信心。

扶贫队员做到精准扶贫,就是要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做到因户制宜、因人而异,提高帮扶、脱贫的准确率,最终扶持贫困户走上自富之路。

杨宗芬又给吴永忠算了一笔账。按这些规划去做,几年之后,吴永忠家年收入能达到2万元左右。即便是结了婚、生了孩子,一家人也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仅轻轻松松脱贫了,还可以奔小康了。

这个计划也令她有点小激动。她准备长期帮扶他,跟进这些计划的实施,直至他脱贫为止。

奶奶坐在一旁都听到了。杨宗芬向她道别时,奶奶吃力地站起来,佝偻着身子,执意让孙子扶着她送她。

奶奶一边颤魏魏地抹着眼泪,一边不停地唠叨着:“好人哪!好人哪!娃子,你遇到好人子噶哩!”

杨宗芬分明看到吴永忠的眼圈早已泛红,那是他内心深处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看到奶奶脸上挂着眼泪,杨宗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鼻子一酸,两眼湿润了。她急忙转身而去。

沿着那条悬挂在山崖上的羊肠小道,杨宗芬迅速登上山坡。天边照过来最后一抹美丽的夕阳,好像是故意留给她的——一道最暖心的风景。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杨宗芬回身望去,看到吴永忠扶着奶奶还站在那儿,向她这边张望。

杨宗芬知道奶奶的眼睛患的是白内障,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她想,等到康复工程“光明列车”开到巧家来,她一定带奶奶做个手术,让她老人家晚年能够享享看得见的幸福……

 

5.好消息坏消息

如今的包谷垴乡,大多数农户都住进了新房,庄稼地里包谷、洋芋、花椒长势喜人;乡间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施工。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墟上,美丽安全宜居的新家园在群山环抱中悄然崛起。

何朝芬说:“看到地震后群众的生活稳定下来,我们心里稍微轻松了一点。但是,要实现全乡整体脱贫出列,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随着“扶贫攻坚,全面发展”工作的开启,全乡实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计划。但在扶贫计划的实施中,却不断交替上演“好消息、坏消息”的悲喜剧。

好消息——县委办公室挂包的新坪村,属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二半山,传统种植作物是玉米。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必须更新农作物种植。驻扶贫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永彪和工作队员邓仁勇听说在玉米地里套种魔芋收益高,专程到外地参观学习。为了推广种植魔芋,他们先动员群众在玉米地套种魔芋。但是,村民们信不过,怕冒风险。

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为不误时节,他们动员了村民小组长黄自坤、胡开贵等六户村民试种了八亩魔芋,免费为他们提供了魔芋苗。李永彪说:“不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老百姓很难提高收入。”

坏消息——最近发现好好的魔芋出现了病症,绿油油的叶子变红了,不知什么原因,这事让他们俩很纠结。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啊。”邓仁勇说,“幸亏是在玉米地套种,不然损失更大,但对扶贫工作来说,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村民信不过了,以后推广新的农作物种植就更难了。”

虽说,种植魔芋一时出现病状,李永彪和邓仁勇并没恢心。李永彪说,已经联系了专家,他们很快就会到村里来指导,能够解决病害。

比起新坪村的扶贫工作队来,包谷垴乡红箐村的扶贫工作算是幸运的。

红箐村1085户,贫困户占45.5%。全村海拔20002800米,适合种植烤烟。扶贫工作队员、巧家烟草公司的王勇荣发挥他们烟草部门的优势,和村主任刘万寿动员村民种烟叶。开始老百姓也是不愿意,怕种烟叶有风险。他们给老百姓算了一笔账,碰上好年景,一亩能种1200多棵烟叶,一亩能收入6000元。一季烟下来,一般的农户脱贫没问题。巧家烟草公司还派来了技术员对村民进行种植烟叶技术培训,把大家打动了。

好消息——全村种植了五百多亩烤烟,长势良好,丰收再望。

坏消息——天有不测风云。7月份突然下了一场冰雹,把长出半米高的烟叶砸得七零八落,其中有三户绝收。

俗语说,有钱买种儿,没钱买苗儿。老百姓埋怨王勇荣,“看你,非让我们种烟。彻底砸了呀!”也有村民伤心地说:“今年绝收了,让我们喝西北风?!”

好消息——王勇荣早有防备。县烟草公司给每户统一买了农业保险。保险公司按一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了赔偿。

当村民们领到保险公司的赔偿款时,才知道还有这样的好事。一个个挂满忧愁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纷纷对王勇荣表示:“以后,你说种啥子噶,咱就种啥子噶。有保险,还真保险,咱不怕了。”

为了保证种烟浇水,县烟草公司还资助每户修了水窖。这天,村民小组长罗仁荣和妻子正在修水窖。这座水窖可储40立方水,共花了1万元,烟草公司给他补了4000元。他说:“如果不是补助,手头还是很吃紧的。”

罗仁荣夫妻俩一身泥土满头汗,都称赞他们是勤劳致富的好把式,有志气。罗仁荣摇摇头,不好意识地说:“我这点算个啥子么。”他说,他很佩服邻村红箐村的沈国伟,人家才叫有志气。

沈国伟在红箐村里属于“能人”,今年40多岁。前几年,他在外打工腿摔伤了,走路不方便。地震时,家里房屋倒了。他盖了一套房子花了14万,正好,国家给他补了4万元,他会开装载车,自己存了10万元。这样把房子盖了起来。

这两年,地震后恢复重建中,沈国伟开装载车帮别人施工,为人厚道,遇到贫困户,他会无偿帮忙。他人缘也好,生意忙不过来,每个月能挣4000元。

“三委”研究低保时,看他腿脚不方便,给他享受一个低保,他坚决不要。他说自己收入过线了,算不上贫困户,还吃低保,太丢人。他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周围的人很佩服。村民都夸他:“好样的!”

由于沈国伟在村里脱贫中带了个好头,红箐村里没人伸手要低保,更没有争当贫困户的。这应该算是个好消息吧。

不管好消息、坏消息如何交替上演,最后的结局肯定是好消息领先并最终胜出,并成为一道“暖心的风景”。

好消息——到2016年底,围绕着“群众增收,产业富民”的目标,包谷垴乡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引进专业公司和企业参与特色基地建设,规划在海拔1400米以下重点发展砂仁和林下养殖,在海拔1400米至2000米之间规模发展花椒和核桃,在海拔2000米以上重点发展魔芋间套作及中药材种植。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

包谷垴的好消息频现,包谷垴的故事还没讲完。

何朝芬说,昭通市烟草公司扶贫工作队队长蔡忠山带领两名扶贫队员一直奋战在位于重灾区的红石岩村。那里的房屋、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在地震中几乎全被摧毁,不仅重建的难度大,而且脱贫任务也是最为艰巨的。红石岩是最前线的“最前沿”。

他们的扶贫工作进展如何?红石岩村的脱贫之路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和曲折?那里有多少好消息坏消息?会有怎样“暖心的风景”?

因为前往红石岩的道路还没修通,他们的故事还在“漫漫扶贫路”上。

来源丨@昭通日报微信(IDztrb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