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新闻详情

【昭通日报】万兴全搬家记

2021-03-06 09:52编辑:谭昌国 陆元华

◆通讯员胡华伦

在巧家县白鹤滩镇鱼坝村,有名老党员、老糖匠万兴全,他是巧家小碗红糖制作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74岁。

为支持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六),万兴全同378户1246名村民一同搬往离村20多公里的白鹤滩镇北门移民安置区。

一大早,笔者走进鱼坝村,移民群众正在忙着收拾屋子、将家具装车。往公路边的山崖望去,可以看出江水水位明显上升,往日肆意奔流的金沙江不再喧嚣,变得从容安静。

对于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迁,万兴全最舍不掉的是巧家小碗红糖制作技艺的传承。

1947年出生于鱼坝村大份田村民小组的万兴全,七八岁时就经常跑到糖坊里玩耍,总爱去动各位师傅的工具。13岁时正式开始跟父亲万朝德在鱼坝村朱家糖坊学艺,35岁时独立当起了糖匠师傅并传艺下一代。

1983年,为了不占耕地,他选择在不能种庄稼的斜坡上为鱼坝村一社建起了糖坊,免费为村民们提供红糖制作场所和技术指导。

每年榨糖季节,万兴全都巡回在村里乐此不疲地传授指导榨糖技术,有时还应邀到邻村及江对面四川的糖坊作指导。万兴全说:“我打破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旧思想,教他们学看、闻、听、摸,做好糖、做良心糖、做金黄色的糖、做消费者满意的糖、做无杂质的糖。”

如今,跟随万兴全学习熬糖技艺的4个儿子中,老大、老二已成长为巧家小碗红糖制作技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收的村内外学徒中,有18人当上了糖匠。同时,万兴全还成立了万合食品加工厂,注册了“巧鱼坝”商标,加入了巧家县红糖产业扶贫协会,开始在水位线以上增加甘蔗种植面积,让这份甜蜜的事业不断延续下去。

“我在红线外的铜厂堡已经建好了新糖坊,比老糖坊宽敞。”万兴全激动地说。搬迁前,万兴全花了十多万元积蓄在淹没区外给糖坊安了新家,并在今年1月挂上了“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红糖制作技艺)”的牌子,决心让这门快要失传的技艺代代相传,造福巧家人民。

现在本还是糖汁飘香的时候,但走进位于大份田村民小组的万兴全家的老糖坊,糖坊里却火熄灶灭,“牛尾灶”上的“连环锅”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5个糖碗我要捡去收藏起来,将来才有念想。”他拄着拐棍,小心翼翼地进入糖坊,慢慢地弯下腰,用拐棍往灶台下搅动,顿时发出“哐哐”的声音,捡起来一看是一个个制作红糖的小碗。他自言自语:“还好又来看一眼,不然可惜了。”

中午12时,万兴全到了新家,儿孙和志愿者一起搬家具,万兴全则忙着把自己的营业执照、文件资料等拿进新家。见笔者跟随了他们半天,万兴全贴心地拿来了矿泉水,还拿出亲手制作的红糖,让大家补充体力。他说,这是甜甜蜜蜜新生活的开始。

万兴全老两口分到的100平方米新房就在1楼,正合他们的心意。万兴全说:“有了党的领导,有了国家的建设,我们才住到了北门安置区。”

下午7时,打开万兴全的大儿子万太奎家大门,一家人在新家里刚吃好饭。欢声笑语中,充满了一股甜蜜的味道。这是红糖的味道,也是新生活的味道。

“以后,我就把新糖坊熬的糖拿到新家这里卖。”万太奎说。他家分到3套安置房,现居住这套也在1楼,他打算一间居住,一间卖糖,要让自己熬制的红糖让更多的人吃到,销往更远的地方去。

手艺有人继承,子孙也因此过得美满幸福。对于万兴全,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谈及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万兴全教导大家要铭记党的这份恩情,自力更生,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文章来自《昭通日报》2021年03月04日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