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新闻详情

【昭通日报】鏖战—巧家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1-01-18 10:25编辑:谭昌国 陆元华

鏖战—巧家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通讯员 胡华伦 文/图

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巧家县退出贫困县序列;6月,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抽查检查,巧家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巧家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境内山高坡陡、谷深沟切、地形地貌复杂,受交通落后、基础薄弱、灾害频发、信息闭塞等因素制约,全县经济总量小、基础条件差、产业支撑弱、贫困程度深。2014年以来,滚动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971户172839人,贫困村(社区)17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28个。

挪穷窝,拔穷根。6年来,巧家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苦干实干,砥砺前行。脱贫攻坚以来,巧家牢固树立“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理念,铺设了一条条奔向幸福的道路。

破题,从交通入手

“以前,路不通,出行就靠这根溜索。”谈及交通,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村民蒋世学喜忧参半,喜的是路通了上千名村民出行安全便捷,忧的是自己开了几十年的“亚洲第一高溜”停溜,以后怎么维持生计。

蒋世学介绍,鹦哥村背靠大山,前临金沙江,村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花果飘香。但就是交通不通,出行全靠溜索,无论建房、医疗,还是购买生活用品,危险不说,运输成本极高,出行极大不便。“以前修房子从溜索上运输建材,吃力不说,成本高。现在,车辆拉到门口,开支省了好几倍。”

2015年11月,巧家整合资金1.5亿元启动鹦哥溜改桥项目,2017年建成,“亚洲第一高溜”退出历史舞台。并投入资金6000万元,2018年建设完成鹦大公路(茂租镇鹦哥村至大寨镇)15公里,鹦哥村人民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通车梦想。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打破交通瓶颈,以“大交通”推动“大建设”,以“大建设”带动“大发展”,以“大发展”促群众“大增收”。鲁甸6.5级地震恢复重建期间,县政府主要领导带着交通等相关部门领导就巧家交通建设等进行规划,谋划了格巧高速建设,同时决定集中精力1年完成1200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化。

格巧高速原本未列入“十三五”规划中,而要依靠巧家的财力在破碎的山体、陡峭的大山之间修高速显然是不可能的。怎样变不可能为可能,县委、县政府找到一条路径,从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做好做实规划,挤进全省、全市“五网”建设的盘子。通过层层汇报,多方争取,最终得到市政府领导和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支持,格巧高速公路得以启动建设。

山高谷深仍依旧,天堑悄然变通途。格巧高速于2017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1月2日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巧家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拉近了巧家与昆明、滇中经济圈的空间距离,为滇川渝三省市经济文化交流再添一便捷的通道,也为助力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拉动产业发展、促进周边物流、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了支持。

2014年底,全县仅有公路2362.2公里,高等级公路为零,公路覆盖率仅为0.7公里/平方公里。公路等级低,畅通能力弱,16个乡(镇)油路通畅率仅达75%,行政村公路硬化率仅有35%,行政村客运开通率60%,建设难、出行难、流通难问题突出。2015年10月,因巧家农村公路建设进度滞后被省交通厅约谈。

多方筹资、统筹安排、重点突破,乡村公路建设有序推进。至2017年底,全县184个村(社区)1335.48公里的建制村公路硬化全部完成,通畅率达100%。2018年争取国开行贷款7亿元,2019年投入1.7亿元,按照“一事一议”模式两年累计实施村组公路硬化130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村民小组通路率达90%,硬化率达70%。

如今,巧家通过交通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打开了招商引资难瓶颈,已引进16家企业发展生猪、草莓、林下食用菌等产业;公路配套设施建设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428户,人均纯收入增加1520元,发展新型经营主体217个;极大地方便了乡(镇)、村(社区)之间商品交易、物资交流;劳务输出从“个体零星就业”向“组织化外出务工”转变;助推旅游业、服务业发展效果明显。

保障住房安全圆了“安居梦”

“若没有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扶贫干部的帮助,我哪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巧家县金塘镇大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孙廷富脸上挂满笑容,激动地说。

泥巴筑成的土墙房低矮、狭窄;堆成墙的柴草杂乱、高耸;家中的陈设简陋、脏乱;家里人的衣着蓬乱、破旧。这是孙廷富家以前的房屋居住情况。2019年,孙廷富在金塘镇党委政府和昭通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大洼村脱贫摘帽驻村督导员吴道文的帮助下,不仅修建起了安全住房,还购买了电视、床、沙发等家具,圆了安居梦。

2014年底,巧家县共有农村危旧房9.2万户,主要以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茅草房为主,房屋安全性能差,严重影响群众居住安全。2019年10月30日,巧家农村危房改造如期“清零”。

在保障群众安全住房中,巧家由县级主要领导挂牌实战,其他县处级领导挂联到乡(镇),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包保到户,从选址到场平、砂石料运输、建材购买、墙体砌筑全程进行指导,提供帮助。同时,巧家以各级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认真研究制定农户住房安全保障措施和办法,按月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农户住上安全房。按照“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要求,采取“以户找房,以房找人”方式,开展地毯式排查,聚焦“4类重点对象”和“自身改造能力不足的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明确目标任务,实行工期倒排。为解决工程建设进度和时间要求的矛盾,巧家严格落实“县10天一调度、乡(镇)7天一调度、村(社区)3天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和“户户包保”责任制。对一部分没有劳动力,或者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户,采取亲朋好友帮建、代建、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集中施工等超常规的方式推进。

2015年以来,巧家聚焦农村危房改造,投入鲁甸6.5级地震恢复重建资金7.21亿元实施农房恢复重建16790户,筹措资金11.78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8746户,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7501户,并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面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实现了基本安全住房有保障的任务目标,圆了群众安居梦。

易地扶贫搬迁“拔穷根”

“小洋房,大产业,务工就在家门口,读书、就医两不愁”。走进巧家县老店镇新村社区,绿油油的松林间一栋栋别致的小洋房,房屋上一个个太阳能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周围一个个大棚,村民们采摘草莓,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以前我们住的地方又冷又穷,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洋芋。搬来安置点后,样样都好了,儿子也娶了媳妇。”洗羊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到老店新村社区的村民吕卓梦激动地说。

洗羊塘村位于巧家县药山镇,海拔3000多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道路交通十分简陋,基础设施十分薄弱。2014年以前,整个村里没有一条硬化道路,村民们居住着杈杈房、茅草房和破烂不堪的土坯房,学校四壁通风,教室里桌椅板凳破烂不堪。

脱贫攻坚中,巧家县紧紧抓住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机遇,以整村搬迁为抓手,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改穷貌,变“包袱”为财富,变“穷途”为坦途,变“末路”为出路。随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洗羊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群众彻底告别了昔日居住的茅草房,住进了水、电、网配备齐全的“小洋房”,实现了减少贫困人口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

这只是巧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拔穷根的一个缩影。巧家针对洗羊塘村之类的情况,结合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迁入地“进城、入镇、进厂、上楼”,迁出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的思路,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六类重点区域,帮助群众“挪穷窝、断穷根”,2018年建成县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6个,搬迁安置群众4030户15878人;2019年如期完成3593户14652人跨县(区)搬迁安置。

兴教助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走进海拔2640米的巧家县铅厂中学,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矗立于眼前,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操场上,同学们欢快地运动,一切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年前,铅厂中学教育基础设施破旧不堪、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失学辍学率高。鲁甸6.5级大地震中,铅厂中学校舍受到严重损坏,学生宿舍、教室等多间房屋出现开裂,甚至部分墙体垮塌坠落,威胁着全校近1000名师生安全。地震后,该校学生宿舍和综合教学楼被纳入恢复重建项目,并于2015年5月开始建设。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并按照国家教育技术设备一类配置教育现代化设备,教育基础设施及教育技术设备得以完善。

“以前校舍破旧、常年缺水,如今焕然一新,学校留得住学生,学生也上得好学。”铅厂中学校长陈富周激动地说。2015年以前,铅厂中学校园占地总面积仅431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45平方米。如今,校园占地面积达23164平方米,其中有教学楼1200平方米,综合楼1560平方米,学生宿舍3972平方米,食堂600平方米,运动场7280平方米,绿化1950平方米,学校教育技术设备一应俱全。

这只是巧家兴教助学的冰山一角。在脱贫攻坚中,巧家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在组织领导、资金安排、人才支持、项目建设等方面始终优先考虑、优先安排。在全县财政收支矛盾极大的情况下,坚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只增不减,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经费21.42亿元,新建校舍31.05万平方米,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100%。

(文章来自《昭通日报》2021年01月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