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新闻详情

【昭通日报】“山歌皇后”张黎“出口成歌”之谜

2020-06-23 15:25编辑:谭昌国 陆元华

昭通日报记者 王明贵 文/图

“我为大家唱山歌,巧家红糖品种多;小碗红糖最出名,央视新闻都在播。生姜红糖最开胃,玫瑰红糖价不贵;味道独特人人喜,茉莉红糖让人醉。你夸我夸大家夸,最好红糖在巧家;营养丰富又好吃,惠及于民千万家。巧家红糖原生态,补血养颜人人爱,祖祖辈辈传下来,传了一代又一代。金沙江畔明珠城,巧家人民最热情;你若有缘来巧家,带点红糖送亲人。”这是张黎用原生态歌声赞美家乡原生态特产——巧家县小碗红糖。

每年八月初,昭通正处秋高气爽之际,树上苹果红灿灿,从而引来张黎山歌之灵感,她便即兴歌唱:“昭通坝子宽又平,主产苹果很出名;色味俱全香甜脆,引来多少外商人。树上苹果红彤彤,这个地方是昭通;昭通人民最好客,请吃苹果到家中。昭通苹果红灿灿,引来游客千千万;多情男女地间游,谈情说爱多浪漫。”

1月10日,张黎很荣幸受邀到北京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让世界充满爱—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特别节目》录制。

张黎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乡在巧家县东坪镇新街村。其父亲张廷才是转业军人,多才多艺,爱好唱山歌。其母亲姚宽芬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天生一副好嗓子,也能即兴编唱山歌。张黎从小耳濡目染,也随之爱上了山歌。

张黎读初中时,便渐渐显示出良好的音乐天赋,是班上的音乐委员,每当学校举行歌咏比赛,几乎都是名列前茅。

张黎高中未读完便辍学回家,到昆明打工期间,有一次路过昆明东风广场时,看到有人在那里唱山歌,一下子激发了她的兴趣。从那以后,只要有休息时间,她就跑到那里听唱山歌,并拿出纸笔将别人唱得好的山歌记录下来感悟领会。

2000年3月12日,在昆明宜良阳宗海山歌节组委会举办的阳宗海第四届山歌节上,张黎荣获优秀奖;2001年3月21日,在云南省民间山歌研究总会和阳宗海民间山歌节组委会共同举办的阳宗海第五届民间山歌节山歌对唱比赛中,张黎荣获“歌后”称誉。自此,张黎便受到了昆明几家音像公司的青睐,走上了以写山歌、唱山歌、演山歌电视剧和承接各类演出的人生道路,由于她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刻苦钻研,经过多年的演出实践,张黎已编写了100多部山歌剧,主唱、主演了近300部山歌剧,把山歌剧制成光碟后投放市场,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销量较大,有的光碟销量超过1000万张,一跃而成为人们口中的云南“山歌皇后”。

张黎自编、主唱、主演和参演的《独女成凤》《多个儿子多把刀》《麻将桌上五更寒》等山歌电视剧,基本上都是结合农村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创作的,起到了警示教育的效果,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部分唱片销量达千万张。此外,《流泪的月亮河》《越穷越见鬼》《如此狼心狗肺》《同命鸳鸯两分离》等唱片反映了农村现实生活,描述纯真爱情,也深受听众喜爱。

2006年12月29日,张黎被昭通市人民政府授予“建设现代新昆明昭通籍十佳服务明星”。2009年10月,张黎被“北京中青《走遍云南》民族民间文艺走访团”聘为: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大庆“北京中青《走遍云南》形象代言人和联欢形象大使。

多年来,张黎每年都会受邀到许多地方担任山歌比赛评委或参加演出,获奖30多次。如今,张黎编写和演唱的山歌剧已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部分国家,无论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或公园广场,都能听到张黎的山歌。

自网络直播开通以来,张黎也随之走入了网络世界,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快手或抖音上开直播成了张黎每天的主要工作和必修之课,以此现场直播的方式将自身对山歌的热爱之情和对广大山歌爱好者的爱心进行传递,让人们真切地与自己接近,与粉丝们倍感亲切,满足了广大歌迷的心愿。

2014年,张黎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她已经收下了300多名喜爱唱山歌的学生,全都是免费教学、免费提供食宿。张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触景生情、“出口成歌”,她唱的山歌都以原生态山歌为题材,歌颂生活、赞美家乡,充满巨大的正能量。如今,张黎在昆明成立了云南蛟龙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在昭通也开了一家分公司。

2019年5月,巧家县一名17岁的初三女孩找到张黎想辍学学唱山歌。张黎了解到该女孩学习成绩很好,但其妈妈病逝,爸爸不管她的学习和生活,女孩觉得即便考起高中也读不起,于是想到学唱山歌。随后,张黎鼓励那名女孩一定要好好读书,无论她读高中还是大学,学费都由张黎承担。同时,张黎联系了该女孩的班主任,把资助女孩的生活费转给班主任,请班主任代为照管。(文章来自《昭通日报》2020年06月17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