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新闻详情

【昭通日报】流动党旗插在抗震救灾最前沿

2020-06-09 08:55编辑:谭昌国

通讯员 杨海茂 周开权

巧家县小河镇“5·18”地震发生后,巧家县在昆流动党员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组建了“在昆流动党员先锋队”,毅然回乡,来到震区,冲锋在前,抢险救人、安置群众,把流动的党旗插在了抗震救灾最前沿。

何元碧:危急关头豁出来

在昆小板桥党支部党员何元碧是在地震前一天从昆明回到小河镇垭口村的。地震发生第一时间,何元碧赶紧组织群众转移。“大家不要慌乱,我们往公路那边走。”把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后,有村民发现唐观发和潘德发两户房屋倒塌,有人员被困。何元碧迅速召集80余名青壮年分为两组,到达现场开展救援,用手刨、用棍撬、用肩扛,从废墟中救出了6名被困群众,除1人重伤送卫生院治疗外,其余均为轻伤,参加救援的80余名村民无一人受伤。震后第二天,何元碧又马不停蹄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篷,组织村民帮助受灾群众开展财产、粮食转移等工作。在谈及在救灾中的想法时,何元碧说:“我只是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

张吉普: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地震当晚,张吉普接到兄弟张吉波的报灾电话,连忙从临沧驱车火速赶往小河镇党委报到,请求到灾情最严重的垭口村开展工作。

在张吉普的带动下,兄弟张吉波、张吉生、张吉胜、张吉祥也主动请求加入“在昆流动党员先锋队”。他们自驾车辆,每天不到7点就从马店出发,往返垭口三个多小时,一路清理落石,到达后马不停蹄地帮助运送救灾物资、搭建帐篷、核实灾情等。

“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他说年纪大了动不了,叫我代替他去帮助受灾群众,我就加入了这支队伍。”张吉胜说道。张吉胜的父亲张元碧今年70岁,有44年党龄,在马店村党总支一直积极服务群众。

“这些天跟着党员们一起帮助群众真是很充实、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带给我不同的人生体验,现在决定回昆明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张吉波感慨道。

李子盛:每天往返10公里勘探险情

地震发生第二天,李子盛赶回了小河镇垭口村,看到村民们基本都已经撤离到安全地带,清理被埋的生活用品时,紧紧悬着的心稍微放了下来。

但天空中不断洒下淅淅沥沥的小雨还是让他无法心安,他立即组织18名党员群众到后山勘察情况,由于山高坡陡、雨后路滑,他们步行2.5小时才到达了山顶,对山体、危岩等进行摸排,不留一个死角、不放过一个隐患,全力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月20日,李子盛又带领12名群众协助4名来自成都的地质勘探专家进行勘察……

5月21日,确保消除泥石流隐患后,李子盛又帮助村民抢救物资、搭建帐篷、填写灾情明白卡,一刻也不停歇……

马凤莲:为爱赴险巾帼不让须眉

小河镇村民王廷文的女友马凤莲听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后,不顾亲友的劝说,毅然加入了“在昆流动党员先锋队”。在抢险救灾过程中,马凤莲一路为队员们拍摄照片、录制视频,并实时传播到在昆流动党员群众的微信群里、上传到抖音、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在留下了队员们精彩感人瞬间的同时,也及时为外界特别是暂时不能赶回来的游子传递了信息。当部分队员因为苦累还得不到群众理解支持想要退缩时,马凤莲便鼓励他们。“如果自己家人正在遭受这样的困难,你们希不希望有人帮助?”质朴真实的语言让队员忘记了苦累,又投入到了紧张疲惫的救援工作中……

有人问及从小没吃过苦的马凤莲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时候,马凤莲说:“我是四川绵阳人,汶川‘5·12’地震受到大家帮助,这次有机会参与小河地震救援很高兴,希望灾区人民尽快战胜困难,四川、云南人民心连心。”

连日来,“巧家在昆流动党员先锋队”在灾区连续奋战,运物资、搭帐篷、救财产……他们顶烈日、淋大雨,帮助灾区搭建临时帐篷43顶、核查灾情30户、抢救物资15户、填报灾情明白卡95户,成为万山绿中最鲜艳的一抹红色。(文章来自《昭通日报》2020年06月09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