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新闻详情

【昭通日报】巧家:光伏产业为脱贫攻坚输送动力

2020-03-31 16:33编辑:姜连聪

◆通讯员 张顺富

光伏扶贫项目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成本低、见效快、收入可持续。巧家县立足光热资源丰富优势,坚持脱贫攻坚与新能源利用相结合,分布式与集中式同推进,全面实施户用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电站、村级光伏电站三大项目,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输送动力、充电续航。

巧家县山多地少、地貌崎岖,地处金沙江峡谷,气候炎热,光照资源丰富,年光照平均在2000个小时以上,大部分区域太阳总辐射在每平方米5000兆焦耳以上,是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理想地区。近几年巧家县因势利导,启动了“光伏扶贫惠万家”项目,为贫困户和光伏发电“牵线搭桥”,走出了一条“借光脱贫”的可持续精准脱贫之路。

为改变干热缺水制约产业发展的现状,变自然资源劣势为光伏发展优势,巧家县抓住2016年被国家能源局列入全国471个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实施县之一的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立足光伏扶贫产业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运行受益快、持续周期长等特点,整合政府、企业、银行多方资源,引进光伏发电技术成熟、实力雄厚的企业大力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在全县16个乡(镇)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将资源劣势变成发展优势。

在户用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巧家县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采用了既符合巧家实际又利于光伏发电项目推进的“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模式,精准施策、形成合力。通过因地制宜定规格、瞄准模式保投资、量入为出算收益和聚焦脱贫输动力,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靠自己的内生动力和脱贫信心,成功地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脱贫。

巧家县委、县政府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方式,让一部分群众先安装、先发电,示范引领。白鹤滩镇中村村作为第一批“光伏示范推广村”,列入试点的16户农户于2017年12月24日并网发电,一年下来,发电效益最差的农户累计发电5000千瓦时以上,扣除维护费和贷款利息后收益达3118元。

来自崇溪镇河玉村的村民何启聪告诉笔者,他家也是巧家县第一批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光伏发电板的用户。自并网发电后,仅12个月的时间靠电费收入4000多元。如今光伏发电收入已成为何启聪家最稳定的一部分收入,这让他非常高兴。

“这个光伏发电,政府帮我家贷了两万元建立起来。现在很好,每个月除了扣缴贷款外还有300多元。感谢政府的好政策,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在一旁的何启聪的妻子胡正岑笑呵呵地说。

就这样,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广大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吃下“定心丸”。从此,光伏扶贫项目在巧家的16个乡(镇)同时展开。 全县一共有7164户贫困户选择发展“户用光伏产业”。截至2019年12月31日,累计发电量2692.25万千瓦时,累计发电收益1865.19万元,已兑付发电收益1715.91万元,已得收益户均2395元。

另外,分布式户用光伏由少到多的发展,在群众逐步理解、接受、支持下,总投资5.6亿元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药山镇洗羊塘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和装机总容量14万千瓦的140个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已全面建设完成实现并网发电,共计挂联建档立卡贫困户4480户,将持续增加农户收入。

据巧家供电局副局长陶建平介绍,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产生的效益形成村集体经济,在2020年以前收入的40%作为村集体经济使用,60%分配给贫困户,全县脱贫摘帽后,全部归村集体管理,用于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等。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巧家县140个村级光伏发电站已经全部并网发电,实现光伏发电扶贫产业全覆盖。按照以上项目资金构成和效益分配方式进行测算,村集体收入年均可达60000—80000元。

就这样,巧家县光伏扶贫项目通过变“劣势”为“优势”,变“输血”为“造血”,变“少数”为“多数”,由点开始、从少到多,正在点亮山区群众的幸福生活。(来源:昭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