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要闻 >> 新闻详情

巧家:打造农民的“金饭碗”

2019-02-21 16:02编辑:谭昌国

记者  施汝春

“如果不出去打工,我现在哪来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更谈不上在老家建砖房。” 蒋宗华自豪地说。蒋宗华是巧家县蒙姑镇拖坑村农民,他家曾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这几年靠外出打工,家里盖起了小洋房,添置了家电。

这是巧家县依靠劳务输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2018年,该县共输转劳动力21.6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

编织好一个网,服务劳务输出新产业

巧家县是一个有6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差,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贫困面大。

农民群众要得富,打工赚钱是条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每年从年初开始,县委、县政府就召开劳务输出工作专题会议,对此项工作作出全面安排,要求各乡镇“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劳务经济”,在全面安排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培植好劳务输出这根支撑农民增收的“台柱子”。

巧家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劳务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全县16个乡镇都成立了劳务工作站,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确定村级信息联络人员,织就县、乡、村三位一体、上下贯通的劳务输出组织大网络。建立了劳务产业开发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负责拟订全县劳务培训输转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年度工作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实行“月核查、季评比、半年考核、年终考评”的单项考核办法,严格落实责任到人、重奖重罚的奖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乡镇、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劳务工作的高效快速运行。县人力办全力开展劳务技能的培训,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建立好一个站,给农民工“家”的温暖

近年来,巧家县充分发挥巧家在外创业企业家发展优势,让他们带动巧家外出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就业平台及就业信息,推动全县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2018年春节前,巧家县大寨镇小田坝村籍在昆企业家洪开宝回家过春节时,对大寨的亲戚朋友说:“我就是咱们大寨人,小时候家里穷,也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我敢想,敢走出去,敢干,我不怕吃苦,我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他鼓励建档立卡户走出思想贫困,鼓励农村青年走出去闯属于自己的天地,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实现脱贫致富。

培训好一项技能,教给揽活“金刚钻”

根据省内外用工的需要,县人力办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培训专业,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培训基地为基础、其他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实现了以培训促输出、以技能促增收的培训输转机制。

培训中,面向用工企业抓技能型培训,重点对“两后生”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务输转的专业化和品牌化;面向劳务市场抓引导性培训,就近就地开展引导性培训,解决农民群众滞后思想观念,鼓励引导他们外出务工创业;面向农村抓行业培训,围绕草畜、中药材、果菜等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对基层干部、青年农民、下岗职工和产业带动人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培训,使外出农民工手头有了“金刚钻”,大胆去揽“瓷器活”。预计在2019年计划转移培训3000人,有组织转移输出1500人,全县累计转移输出22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32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