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要闻 >> 新闻详情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美丽蜕变

2018-12-13 15:53编辑:姜连聪

 张顺富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老店镇迤西卡村寨子社村民小组。记忆中,90年代时这里住着20多户民风纯朴的村民,住在四面环山之间,房屋大多都是土木结构,还有几间茅草房和1间石砌房,以种植洋芋、玉米、荞麦等经济作物为主,群众的经济生活条件落后,是一个相当贫穷而落后的小村庄。

想起群众的饮水问题,好多难以磨灭的情景涌上心头。村寨里唯有一处水源点,长辈们都叫它“老水井”,每当天刚蒙蒙亮,男女老少就排成了一条长龙在群山之间等候挑水(背水)。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滞后,路难行成为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在90年代,虽打通了从铅厂泥巴洞至团林堡村公所的乡村公路,但通而不达、达而不畅,严重制约了沿途村寨的发展。

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村民朋友的出行都是很不方便。记忆最深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和爸爸一同去挑水,足下尽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泥水溅满了整个裤脚。这都不算,途径一个很窄的羊肠小道时,爸爸不慎足下一滑,连人连桶滑下了5至6米,胶桶摔破了,扁担摔折了,幸好人无大碍。晴天也好不了多少,一阵大风拂过,尘土飞扬,水桶里总少不了尘土和碎屑。

特别是去集镇(原来是叫铅厂乡)办事或赶集,一直沿着蜿蜒而崎岖的山路前行,历经2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那不便的交通让人一筹莫展。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随着农村公路网、管网及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我们村子不但通了电且还改了网,家家户户还打了水窖。“8.03”地震之后,陆续打通了至田坝、法土南等相邻村委会的通村公路,目前都已硬化。

这样一来,我的家乡基本实现了“三通”(即水通、电通和路通),彻底解决了乡亲们“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等难题。

由于交通和经济条件改善,寨子里的居民由原来的20多户发展到当前的40户左右,各种交通工具及先进电器设备也相继走进了每家每户。近年来,我们村子里男女老少手中差不多都有一部电话,大多数人家至少已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在外打拼的部分年轻人还开上了面包车或小轿车,便捷的道路和交通工具为村民架起了通往外界的桥梁。

“要得富,先修路”。每逢回到老家,只要看见商贩们走进村寨做买卖,总会听见父老乡亲不同的叫好声。有的年长者说:“这个社会就是好啊!要不是修通了路,根本没有人晓得这大山之间还有一寨人居住着。”有些勤俭持家的妇女说:“以前路不通时,想买个仔猪喂都要跑很远的地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把仔猪拉进村子售卖,甚至村子里都有好几家养猪户,家门口就能买到仔猪了。”还有一些年轻人说:“种出来的洋芋、荞麦等各种农副产品,再也不担心卖不出去,只怕供不应求。”

另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农村生产劳动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祖祖辈辈们在生产过程中挖地使用的锄头、背农家肥的背篓、播种洋芋或荞麦的撮箕、耕地用的犁、磨面用的石磨等工具,至今有的还在使用,有的已经废弃了,大多都被一些先进的机械化产品所替代。

如今,我看到家乡昔日那低矮破旧的老房子变成了一排排、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楼房,实现了美丽蜕变,听到父老乡亲那句句肺腑的幸福感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无比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