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民生 >> 社会民生 >> 新闻详情

马树镇八皮村养牛人杨庆华的脱贫路

2018-09-27 16:01编辑:姜连聪

通讯员  叶春梅

曾经的典型贫困村——马树镇八皮村,现在,村子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家家户户盖起了砖房、石棉瓦牛棚,村民进进出出给牛添料、扫圈。

杨庆华是八皮村滑石板村民小组组长、一名优秀的农村党员,也是全村母牛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他当村干部、党员和养牛的时间相当,都有20多年。从两三头起步发展成为现有1栋标准化牛棚10多头牛,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养牛大户,他自有一番“养牛经”。

天刚蒙蒙亮,杨庆华又开着三轮摩托车上山了。

这条上山拉草的路,他走了几十年。同样是割草,以前靠的是肩挑人扛,现在是三轮摩托车拉。以前喂一两头耕牛,现在是十多头牛,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以前他是贫困户,现在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农民养牛刚开始不宜多,先养上三四头,经过短期育肥再卖出去,然后再买两头小的,再育肥再卖……这样循环发展,既能挣着钱又能扩大养殖规模。”杨庆华说。

“为啥不能一下子多养几头,还是短期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卫天好奇地问。

“一下子养太多,养殖成本高,一头牛每天要吃10斤料,半年时间光饲料就得3000元。所以,养殖周期要短,还要多倒腾。”杨庆华说,“另外,政府给补贴,鼓励农户多养基础母牛,这样才能打牢母牛养殖的基础,我自己就养了9头。”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杨庆华没有把他的“养牛经”据为己有,而是与村民分享,带动大家养牛致富。滑石板多数村民户主长年在昆明、嵩明等地搞粉刷、种菜,脏苦累不说,一年到头也只有三、五万元的收入,家务也丢给在家的妻子一人操持。

“早些年我们多数村民都有养牛的打算,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从前年开始政府为我们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加上朱玉坤支书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们有了养牛的信心,但是大部分村民不敢尝试,一下养这么多牛,风险大,我不怕,主动向村上、镇上请愿,我先做致富带头人。”杨庆华如是说。

杨庆华的生活就此改变,邻居说他现在每天干活总是乐呵呵的。“只要有信心,土里刨出金,养牛这条路我认准了。”杨庆华信心满满地说,现在每年养牛收入七八万元不成问题,脱贫更不是问题。

“赶紧把牛棚顶子掀开,天这么热,都闷出病来了。”来到隔壁的村民家,看到大热天他家的牛棚顶子还捂着,杨庆华边推门边说,“母牛不要老拴在槽上,把缰绳松开让多活动。”该户村民缺少养牛经验,家里的来钱路靠种马铃薯,一年收入不足2万元。为了让他早日脱贫,去年初,杨庆华帮他贷了3年期5万元扶贫款,养了5头牛,今年开春产了3头牛犊,现在靠养牛每年有近3万元收入。“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脱贫不是问题。”眼下,该户村民正张罗着盖新房,“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该户村民对脱贫信心十足。眼下的八皮村,都把养牛看成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大家一门心思勤养牛。

致富热情一旦被点燃,脱贫的动力将是无穷的。眼下,八皮村养牛9头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我们将通过项目和贷款扶持,力争到年底让村里养牛9头以上的农户达到15户,再培育10户科技示范户,到明年牛存栏数翻一番,成为巧家县养牛专业示范村,让大家真正通过养牛脱贫奔小康。”谈及今后八皮村的养牛路,杨庆华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