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民生 >> 文明巧家 >> 新闻详情

用心救助 用情感人 让爱回家

2018-07-04 15:13编辑:谭昌国

——巧家县救助管理站救助流浪精神病妇女纪实

通讯员 张进宝

6月28日8时,流浪多年的精神病妇女杨某芬在护士的陪同下,脱下了病号服,换上了新衣,“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谢谢您们……”她激动地说。

巧家县救助管理站时时秉承“用真情救助流浪者,用爱心浇筑救助路”的工作理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情怀,用爱心在受助人员与家庭之间架起一座座爱的桥梁,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

关爱救助遭质疑,救助站寻求同仁指导

5月22日10时45分,昭阳区救助站来电,请求核实杨某芬身份信息,我站当即联系其婚前户籍地东坪镇树叶村村委会进行核实,经核实,该村确有此人,但外出多年。5月23日16时36分,杨发芬的父亲来电,讲述了杨某芬的具体情况,明确表示不予接收,对关爱救助提出质疑。我站当即于17时32分向昭阳区救助站汇报了情况,请求暂缓送返,待我站协调其夫家后再议送返事宜,但协调无果。为确保其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我站当晚在全国救助大家庭微信群发布《关于受助人员杨某芬如何回归家庭和融入社会的讨论稿》,并向省市救助站领导报告,寻求资深同仁指导提供意见。

坦然面对勇担当,救助站真情呵护救治

5月24日14时,在昭阳区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杨某芬被送往我县,我站在客运站进行了接待。经初步检视了解,杨某芬身体僵硬、不能言语并伴有大小便失禁问题,当即送往巧家县仁安医院进行体检治疗。期间,我站为其送去衣服和鞋袜等生活用品,协调县医保局为其缴纳了医疗保险费并安排专人到医院进行病情跟踪和心理疏导,协助医生对其进行救治。

救助站上级发函两地,多方协调求归途

根据网络讨论情况和省市领导指示精神,以“一切是否有利于其病情康复,是否有利于其夫妻团圆、母女相聚”作为回家返乡要求,我站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其返乡安置事宜,一是由县民政局向高县民政局发函,核实她与两个丈夫的婚姻状况和家庭情况,协调高县民政局对其进行安置;二是由县民政局向其原户籍地镇人民政府发函,协调做好返乡安置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其父母的思想工作,并落实监护责任人和社会保障政策。

离奇婚姻遭抛弃,救助站用情打动亲人

经宜宾市高县民政局核实,杨某芬所嫁两人,两户人家相距不过40米,前夫两次入狱服刑8年,出狱后嫌弃其患有精神病将其抛弃,现因车祸做了开颅手术,生活不能自理;后夫主动要求与其结婚,并在杨某芬户籍地村委会立下《婚姻保证协议书》后将其带走,数月后又将其送返其父母家未果,今年初外出打工后再无联系,且两户都不曾办理过婚姻登记,均无监护能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高县民政局故不予安置。

为让其早日回归家庭,与父母团聚,我站加大了对其父母的思想工作力度,站在一个亲人角度为其父母讲述各类流浪人员生存状况和其住院治疗康复情况、救助站救助过程、高县民政局调查核实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多次沟通,最终其父同意和家人商量后再回复是否接收。

关爱协作送返,救助站助其回归家庭

6月28日12时,我站专车护送杨某芬到东坪镇,在镇政府领导的带领下,镇司法、民政、扶贫、村委会相关人员一行深入树叶村冉家湾社,向其父母主张返乡人权益。我站展示了杨某芬救助期间的受助视频资料情况,并对其父亲的诉求和救助管理站协调高县的情况逐一解答,最终同意接领。镇民政工作人员宣讲了救助政策,并主动为其办理了低保,让流浪多年的杨某芬告别了流浪,最终回归了家庭。

编后语:两桩离奇婚姻,一个年幼女儿,一个”属地管理“原则,致母女相距千里,原本在家便可听到女儿放学回家(前夫的家)的敲门声,如今已听不到了,平常女儿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便会拿上饭碗来敲妈妈家的门……回家,回哪个家?“我要回宜宾的家,杨青儿(其女)放学了”,这是流浪精神病妇女杨某芬最常说的话。希望救助管理工作者在特殊困难救助对象返乡时,在实际住所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统筹兼顾,真正把握“属地管理”内涵,别忽略了户籍地以外的家,多倾听受助人员疾苦,多行让夫妻团圆、母女相聚之事,真正做到让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