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政务 >> 理论调研 >> 新闻详情

关于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的几点思考

2018-05-11 16:43编辑:姜连聪

大寨党委书记  黄功堡

梨自身具有清肺、止咳、化痰、提神等功效,经棠梨树嫁接梨后果实品质更高、口感更好。棠梨树树冠枝繁叶茂,具有较强的拦截烟尘、吸收二氧化碳和净化空气能力,且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旱,具有强大的主、侧根和分布广而密的须根,可以固结大片土壤,缓和地表径流,防止侵蚀冲刷。发展棠梨树嫁接梨具有投入低、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特点。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大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镇党委组织党政领导班子以及党政办、产业办、扶贫站、各村(社区)负责人于2018年3月12日深入该镇小田、松坪、海口等村考察棠梨树嫁接梨产业,就棠梨树嫁接梨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规模等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就如何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作了初步的思考:

一、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的必要性

(一)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需要。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在农业科技样板的推广下,我镇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自脱贫攻坚启动以来,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7年末,全镇生产总值达5.1亿元。但后续产业扶持形式单一,主要依托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促进农户增收,产业发展滞后,形式分散、粗放,资源闲置,耕地广种薄收,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只有9995元。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找准发展农村经济的着力点,必须构筑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竞争力明显增强的农业产业体系,培植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优势产业。就大寨而言,棠梨树嫁接梨产业是推进大寨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脱贫攻坚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只有通过促进棠梨树嫁接梨产业以规模扩张、质量效益提高的强势增长,带动整个区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支撑。

(二)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寨镇顺利完成“十二五”既定发展目标,我镇立足根本,综合研判,制定“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6.5亿元。截止2017年末,我镇实现生产总值5.1亿元,与既定目标尚有1.4亿元差距,目前,我镇花椒、核桃种植已趋于饱和,劳务输出达到新高,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唯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经济快速发展,才能完成“十三五”既定目标任务。大寨镇是梨树生长的适宜区域,加之有4000余亩原生态的野生棠梨树,具有发展梨产业的鲜明优势, 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大寨发展梨产业的条件在全县都是独一无二的。若将棠梨树嫁接梨作为大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重点产业,加大投入、强化科技,大寨的梨产业必将成为支撑大寨、巧家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是发展的难得机遇。当前,随着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省市县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力度,项目资金不断向农村倾斜,尤其是加大了对产业的扶持,鼓励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盘活农村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国家、省、市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提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要求,省、市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县财政将对每个贫困村投入30万元用于专业合作社发展,巧家县被列为长江流域生态恢复县,市县不断加大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扶持力度和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有利于生态环保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之近年来梨在外销售形势较好,价格增长幅度较大,市场对梨的需求明显增加,销售市场正在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增长,为梨产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发展空间。我镇只有快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促进梨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 、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的优势。一是气候优势。大寨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辖区面积19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058亩,人均耕地0.89亩,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3229米,最低海拔578米,相对高差2651米,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3℃,年日照时数208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10毫米,非常适宜梨的嫁接和种植。二是资源优势。在确保全镇粮食作物种植的前提下,大寨现有4000余亩的棠梨树山林适宜棠梨嫁接改造,加上可以流转的荒山荒坡,全镇适宜大规模移栽野生棠梨树的土地共有10000余亩。三是市场优势。在我国,梨产品深受人们亲睐,自古就有孔融让梨的佳话。当前,我县本地梨价格在2元每市斤左右,外地香梨价格基本维持在3-4元每市斤,梨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5%,市场供不应求,提升空间大。但在县内,梨树种植零星、分散,产量小、品质低。在全县水果市场上,98%以上的梨依靠外地输入。随着金沙江白鹤滩巨型水电站建设的推进,巧家旅游业前景广阔,对梨和其它农特产品的需求将逐年递增。四是效益优势。棠梨树既是生态树种,又是经济树种,其花芬芳,观赏性强,经过嫁接后,果实品质好,经济价值极高,在营养保健、食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方面均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过嫁接后的优良品种,只要管理到位就可实现2年挂果,3—5年收效,6—7年进入盛果期,8年后亩产嫁接梨可达1000公斤,可谓一次投入,长期受益。按现在普通梨的市场收购价格计算,盛果期后的亩产效益在4000—6000元。五是附加优势。通过棠梨嫁接产业的发展,加速形成经济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能在有效保护林业生态资源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一是棠梨和梨树花朵观赏性强,气味芬芳,可打造“梨花节”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及农家乐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加之,棠梨树嫁接梨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降尘减噪、优化环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生态功能,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发挥经济效益的双重作用,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多功能工程。通过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完全能够实现生态、经济的“双赢”,可以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目标。

(二)棠梨树嫁接梨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镇用于棠梨嫁接产业发展的资金微乎其微,起步就将面临土地流转、山林改造,基础设施建设、苗木引进等资金投入问题,单是山地改造和苗木嫁接成本就在800元/亩以上,棠梨嫁接产业发展资金缺口相当大。二是基地建设滞后。棠梨嫁接产业主要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合作社成员基本由村社干部和群众组成,在修枝整形、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缺乏经验。加之大部分基地由荒山荒坡改造而成,基本处于缺水和交通条件差的地步,有水才能保障苗木成活及果实品质,交通便利才能保障产销顺畅。三是产业化水平低。目前,我镇相关的专业合作社缺乏销售经验,营销和保护品牌的意识不强,尚未真正把农特产品当作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农特产品的优势效益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加之我镇农特产品深加工尚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一个有实力、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农户多以卖原产品为主,鲜果饮料及水果罐头制作技术和设施是空白,基本没有进行粗加工和精深加工。

三、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的初步探索

按照省、市对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有关要求,今后较长时期,大寨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的思路初步确定为: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按照规模适度、合理布局、集约经营、提高质量、综合开发的原则,建立优质梨嫁接基地,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大寨梨产业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新发展棠梨树嫁接梨6000亩,在2020年内实现梨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发展目标。

(一)坚持宣传引导,激发群众热情。群众积极参与是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稳步推进的基础。棠梨树嫁接梨树在大寨虽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其经济价值、实用价值还没有完全被群众认可。因此,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深入村组、农户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帮助农民算好账,让群众懂得“嫁接梨就是抓财源,嫁接梨就是抓市场,嫁接梨就是奔小康”,形成“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重点是梨”的共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棠梨树嫁接梨嫁接基地建设的主体。除了算好经济收入账外还要算好劳力账、粮食账、生态账。实行乡镇农技站人员包基地、技术人员和辅导员分片包干制度,实现每个基地都有领导联系、有技术推广人员负责,形成职责明确、任务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与市县有关部委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汇报,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整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支持梨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梨产业发展。

(二)坚持规划先行,建好种植基地。要按照现代农业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加强搞好产业调研,修订完善棠梨树嫁接梨产业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推动棠梨树嫁接梨向最适宜区集中,优良品种向最适宜区集中,尽可能地建立千亩连片和万亩连片基地。要做深做透群众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提高棠梨树嫁接梨产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重,推动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要按照连片种植、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梨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基地规划要到村、到户、到地块。大寨镇将把今年棠梨树嫁接梨的规划纳入议事日程,组织工作队深入村社,在秋季嫁接节令前,规划出今秋明春连片种植区,落实好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要求,由村委会组织进行登记造册,由合作社将辖区内的土地集中进行综合整治,实行统一布局、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同时落实好“以苗木嫁接为重点,以良种苗木繁育为突破口,以公司化运作为主体,实行合同育苗、定点育苗,实现管理规范、标准化生产,为加速棠梨树嫁接梨产业基地建设提供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良种壮苗”的苗木繁育总体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定植,做到规划一片、种植一片、成功一片。

(三)坚持科技引领,促进提质增效。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以科技为先导。棠梨树嫁接梨产业是一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不能离开科学。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从规划选址到作业设计,从品种选用到栽植管护,从生产管理到产品加工,都要讲究科学,要以科技为支撑。要制定和完善棠梨树嫁接梨标准化生产技术地方标准,逐步建立从苗木生产到最终产品的全程标准化体系,不断引进嫁接所需的梨的品种到大寨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努力提高梨子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预测市场需求趋势,对早、中、晚熟品种和主导品种进行研究,科学合理确定品种比例和区域布局,尽量把品种集中,形成一定规模,加大对果农适用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培训力度,重点推广好改形透光、夏季修剪、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生态防控等5大技术。加强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的研究,争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同时,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指导,完善镇、村、社三级棠梨树育苗栽培和嫁接技术服务体系,搞好管理技术的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的实用技术水平,提高种植管理能力,做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

(四)坚持品牌优先,拓展销售渠道。“愚笨的商人卖产品,聪明的商人卖牌子”,这是商界的一个共识。要认真研究大寨棠梨树嫁接梨的特色和优势,准确定位梨的发展方向,科学制定梨品牌培育计划。要从栽培、管理、销售等方面,融入大寨的风土人情,充分挖掘大寨梨的文化内涵,努力提升棠梨树嫁接梨产业的文化品位。要利用现代各种传媒手段,依托各类梨会展平台,适时组织开展系列推介活动,加大棠梨树嫁接梨产业发展的步子,提升大寨梨的知名度。进一步加大大寨梨“三品一标”认证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梨生产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增强大寨梨的品牌竞争实力。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要选择1—2家具有一定基础、具备做强做大条件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和打造,加大梨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力强的投资商投资梨产业,发展梨的精深加工,延长梨产品的产业链条。同时,要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在大寨建设一个集贮藏(冷藏)、商品化处理、拍卖交易、信息发布等为一体的梨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确保未来梨成熟时能够进行交易,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商务平台,发布梨信息,进行现货交易、期货交易。

(五)坚持合作引领,提高组织化程度。抓住市县大力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历史机遇,及时鼓励动员11个村(社区)加快发展梨专业合作组织,年内计划发展棠梨树嫁接梨专业合作社11个,准备流转土地及荒山荒坡1200亩,力争到2020年发展棠梨树嫁接梨6000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大力推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围绕龙头企业建立起连接经销大户、冷库业主、专业合作社、经纪人良性互动的销售网络,提高梨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从今年起,对镇梨产业发展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同村签订责任状,并将考核纳入村级集体经济考核,坚持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评比、一年一兑现,年终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组织考核打分,确定考核等次,奖优罚劣。

(六)坚持基础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大寨棠梨树嫁接梨产业做优做强的重要因素。要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整合农业、林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项目为抓手,有计划的解决好梨嫁接基地、水利、田间道路、电力供应问题,通过基础设施的改造来提高梨的产量和质量。要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抗旱塘、抗旱池等水利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建立滴灌、微喷等旱作节水设施,实现自然降雨利用的最大化,有效解决果园灌溉能力低的问题。要把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作为重点,超前谋划,统筹考虑园区种植、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努力满足游客观赏、品尝、娱乐、劳作、学习的需要,让游客能充分享受田园乐趣,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气息。